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CD伺服原理培训目录光盘基础知识CD的盘片上的信息是通过光盘上的细小坑点来进行存储的,并由这些不同时间长度的坑点和坑点之间的平面组成了一个由里向外的螺旋轨迹。一般来说,两个相邻螺旋轨迹之间的间距约为1.6μm。坑点和坑点之间的平面由通道码(把数据转换之后得到的代码)来确定。CD盘片等高密度数字存储器都使用0和1表示的通道码。当激光光束扫描这些坑点和坑点之间的平面组成的轨迹时,由于反射的程度不同,产生了计算机里面的0和1,通过将通道码还原之后,就得到了所要的数据。一张刻满信息的CD光盘其播放时间约为74min,展开的螺旋轨迹长度可接近6km。由于CD盘片是单面的盘片,因此,光盘有一面专门用来印刷标签,而另一面用来存储数据。在读取过程中,激光束必须穿过透明衬底才能到达凹坑,读取数据,因此,盘片上存储数据的那一面表面上的任何污痕都会影响数据的读出性能。CD盘的光道结构许多读者都可能听说过以下两个术语:恒定角速度(CAV)和恒定线速度(CLV)。现在就首先来解释它们。以我们现在用的软磁盘为例,软磁盘存放数据的磁道是同心环,如图(A)所示,磁盘片转动的角速度是恒定的,通常用CAV表示,但在这一条磁道和另一条磁道上,磁头相对于磁道的速度(称为线速度)是不同的。采用同心环磁道的好处之一是控制简单,便于随机存取,但由于内外磁道的记录密度(比特/每英寸)不相同,外磁道的记录密度低,内磁道的记录密度高,外磁道的存储空间就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因而存储器没有达到应有的存储容量。CD盘光道的结构与磁盘磁道的结构不同,它的光道不是同心环光道,而是螺旋型光道,CD唱盘的光道长度大约为5公里,如图(B)所示。CD盘转动的角速度在光盘的内外区是不同的,而它的线速度是恒定的,就是光盘的光学读出头相对于盘片运动的线速度是恒定的,通常用CLV表示。由于采用了恒定线速度,所以内外光道的记录密度(比特数/每英寸)可以做到一样,这样盘片就得到充分利用,可以达到它应有的数据存储容量,但随机存储特性变得较差,控制也比较复杂。数据是怎样从CD盘读出的CD盘上的数据要用CD驱动器来阅读。CD驱动器由光学读出头、光学读出头驱动机构、CD盘驱动机构、控制线路以及处理光学读出头读出信号的电子线路等组成。光学读出头是CD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它由光电检测器、透镜、激光束分离器、激光器等元件组成,它的结构如图11-06所示。激光器发出的激光经过几个透镜聚焦后到达光盘,从光盘上反射回来的激光束沿原来的光路返回,到达激光束分离器后反射到光电检测器,由光电检测器把光信号变成电信号,再经过电子线路处理后还原成原来的二进制数据。光盘上压制了许多凹坑,激光束在凹坑部分反射的光的强度,要比从非凹坑部分反射的光的强度来得弱,光盘就是利用这个极其简单的原理来区分“1”和“0”的。凹坑的边缘代表“1”,凹坑和非凹坑的平坦部分代表“0”,凹坑的长度和非凹坑的长度都代表有多少个“0”。光盘类型介绍激光唱盘标准摘要数据信号区信号格式CD盘上的音乐节目是如何组织的通常,激光唱盘上的有许多首歌曲,一首歌曲安排在一条光道上。一条光道由许多节(section)组成,一节由98帧(frame)组成。帧是激光唱盘上存放声音数据的基本单元,它的结构如图所示。同步(SYNC)每帧的开头都有24位同步位。这24位同步位不经EFM调制,本身就是通道码。具体的码字是100000000001000000000010任何数据经EFM调制后都不会出现与同步码字相同的码。子码(Subcode)每帧都有这样的一字节。在CD-DA中称为子码/控制和显示(subcode/controlanddisplay);在CD-ROM中称为控制字节(ControlBytes)。这字节的内容主要提供盘地址信息。声音数据(AudioData)在CD-DA中,立体声有两个通道,每次采样有2个16位的样本,左右通道的每个16位数据分别组成2个8位字节,6次采样共24字节组成一帧。CD盘上的98帧组成一个扇区(sector)。光道(track)上1个扇区有3234字节,即2352个声音数据+2×392个EDC/ECC字节+98个控制字节=3234字节它的结构如下:前面已经介绍,激光唱盘上声音数据的采样频率为44.1kHz,每次对左右声音通道各取一个16位的样本,因此1秒钟的声音数据率就为44.1×1000×2×(16÷8)=176400字节/秒由于1帧存放24字节的声音数据,所以1秒钟所需要的帧数为176400÷24=7350帧/秒98帧构成1节,也可以说成1个扇区,所以1秒钟所需要的扇区数为7350÷98=75扇区/秒P,Q错误校验码由于CD-DA盘的原始误码率较高(约10-4),须要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