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关于质量工作计划合集关于质量工作计划合集(通用20篇)关于质量工作计划合集篇120xx年质量部工作计划1.加强对检验员质量意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检查员的责任意识和控制能力,减少错检漏检事件的发生,降低质量损失。2.重新梳理检验员的工作职责,明确各检验员的工作内容。3.重新整理检验标准和操作方法,将已发生过的不良品照片和资料收集汇总,作为检验参照控制的资料,提高检验员快速识别产品不良现象和控制不良现象发生的能力。4.开展查库工作,实施过程工序尺寸稳定性检查工作。5.继续完善规范质量统计术语和格式设计,提高统计的准备性和数据的真实性,为质量持续改进对策提供事实数据。6.多做简易量检具,提高检验员的工作效率。7.制定20xx年度量检具周期检定计划并实施。8.制定20xx年度体系审核计划,整理TS体系审核资料。9.配合采购部加强对供应商的考核和质量意识施加影响,提高供应产品质量。10.加强过程控制,对工序废品率高的过程进行分析,帮助员工提高自控能力,降低不良率和制造成本。关于质量工作计划合集篇2一、总则为确保实现xx年各项经营管理指标,公司(都匀)确定xx年质量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加强质量责任体系建设,以责任管理为中心,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完善及推行公司质量管理目标体系,继续强化过程监督、检查、考核工作,树立品牌意识,打造精品工程,建设质量效益型企业。二、执行范围公司(都匀)各相关部门、公司(都匀)所辖各项目经理部。三、xx年公司(都匀)质量目标计划(一)质量通用目标1、工程质量目标(1)工程一次交验合格率100%。(2)重大质量事故为零。2、质量管理目标(1)进厂材料质量检验试验率100%,使用合格率100%。(2)工序自检率100%。(3)工序专检率100%。(4)分项、检验批一次交验合格率85%。(5)应检工序检测实验率100%,合格率100%。(6)特别重要工序、关键工序、特殊工序识别率100%、控制率100%。(7)工程技术资料要与工程实体同步。(二)质量工作重点及措施(1)、以责任管理为中心,加强质量责任体系建设(2)、加强对检验员质量意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检查员的责任意识和控制能力,减少错检漏检事件的发生,降低质量损失。(3)、贯彻公司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制定年度质量工作计划和产品质量计划,并组织实施。(4)、积极主动、有效地完成上级领导交待的任何工作,并及时进行反馈和汇报。(5)、按照质量管理制度对所检查项目的质量情况进行奖惩。定期对检验员和生产作业人员进行质量培训。(6)、对现场不符合质量体系标准的进行拍照,查找责任人并进行处罚。(7)、继续推行质量目标管理体系(8)、认真做好质量计划工作(9)、加强质量意识教育,搞好质量培训工作要贯彻“干就干好,做就做精”的质量理念为核心,对全体员工进行质量意识教育和创优意识教育,大力宣传“干精品工程,树立公司品牌形象”的思想,加快公司(都匀)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步伐。(10)、强化过程控制,加大监督、检查、考核力度。质量管理部门要按照对施工现场检查率的要求完成检查工作,对每个施工现场都要监管到位。制定检查计划,检查计划内容要对工程特别重要工序、关键工序、特殊工序的监管做出详细说明。(11)、加强工程创优工作(12)、加强质量信息的反馈与沟通(13)、加强对分包工程的管理,要求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要持证上岗,人、证一致,分包队伍施工完每个检验批,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报请发包单位质量检查员进行专检,专检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14)、扩大质量管理体系评价范围,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关于质量工作计划合集篇3为稳步提高分公司的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及服务水平;保持质量体系持续改进并有效进行;促进各项质量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圆满完成公司下达的质量管理工作指标,特制订20xx年质量管理工作计划。一、质量目标:为了确保产品满足顾客需求,围绕公司机关质量管理工作总体部署,特制订如下目标:1、单位工程合格率100%,技术服务作业质量合格率达到100%;2、用户满意率95%,顾客满意度90分以上;3、强检计量器具周期检定率达到100%;4、重大及以上质量事故为零;5、工序(分部工程)一次合格率90%以上。二、主要工作(一)健全和完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夯实质量工作基础。把建立和完善质量保证体系作为强化质量管理工作的重点。结合分公司的实际,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形成分公司主管领导纵向负责和质量人员横向专门管理的网络,实现质量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二)完善各级岗位人员质量管理职责,做到责任内容明确。分公司行政一把手为质量管理工作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质量管理工作负全责。同时要层层分解质量管理和控制目标,并落实到每一级管理人员身上。只有充分发挥质量管理人员的责任心,才能将质量管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