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我的读书时期教学设计-浙教版.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八年级语文上册我的读书时期教学设计-浙教版.doc

八年级语文上册我的读书时期教学设计-浙教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我的读书时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自传中截取一个时期的写法。2.掌握“撇、忐、忑、凛、呗、甭、绰、倔、瞌、脾、裔”等11个字。(二)过程与方法:1.学会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段意,分析语言的表达方式和谴词用语的特色。2.能运用下列词语:忍无可忍、囊空如洗、名副其实、左右逢源、忐忑不安。(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进取心强、掌握学习规律、勤奋学习的好品质。二、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生字。2.划分段落,概括段意。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解题,并介绍作者。(三)生字教学。(四)分析段落。1.如果给同学们这个题目《我的读书时期》,要求写一篇自传,大家该写些什么内容?家世、家境、籍贯。出生年月、幼年读书情况。读中学情况。读大学情况。2.要求在文中找出相应的段落。3.然后划分段落,并概括段意。一、(1-2):家世、家境、籍贯。二、(3-6):出生年月和幼年读书的情况。三、(7-12):读中学的情况。四、(13-17):读大学的情况。五、(18-22):记述学外语的经验和体会。4.要求以两组四字短语给每段拟一个小标题。5.串讲第一部分。齐读。提问:作者详细地介绍家世和家境有什么作用?(①符合传记的写法;②点明作者出身于教育世家,为下文父亲“教识字”打下伏笔;③困苦的家境激发了他日后为振兴中华而勤奋读书。)用文中的短语拟出小标题。(漂洋过海定居厦门)6.分析第二部分。(结合课后练习二)这段写了自己的哪些事,用一句话概括。(婴儿时期的形象和幼年时期在家读书的情况)介绍婴儿形象时用了“虎头虎脑”和“投生”有何特色?(见教参)名字“威风凛凛”用了什么手法?(见教参)文中介绍自己“学话比一般孩子晚多了”这说明了什么?(并非生来聪明。、,天资并怒号。他之所以成材,全在于后天的勤奋刻苦。)我们从作者幼年读书经历中可悟出什么道理?①学习要从小养成认认真真做事的习惯。②要打下良好的语文基础。7.这一点请从文中找出例子,予以印证。8.这段还写了父亲什么事?(一边教学私塾,一边在家教子女读书。)9.这几段文字,各用了记叙、描写、说明、议论等表达方式,分别找出一例。10.小结:拟出标题:打好基础终身受益。11.布置作业:1.用“忍无可忍、囊空如洗、名副其实、左右逢源、忐忑不安”连词成句。2.完成课后练习三。第二课时一、教学重点、难点:1.比较《我的小传》和《我的读书时期》。二、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课时的内容,引出新课。(二)分析第二部分。1.作者在中学共读过几所学校,一共读了几年?(两所;共一年多)2.作者以初中一年多的学历考取了相当高二的大学预科,其原因是什么?有超人的进取心。有顽强的学习精神。语文底子好。勤奋弥补了聪明的不足。3.拟出小标题:顽强拼搏一再跳级。(三)分析第四部分。1.进入大学后,原先学什么?后来又学什么?原因是什么?(数学化学,听从了教授的建议。)2.作者对这位严师的印象和感情如何?3.自传,是自己生平事迹的实录,但不能报喜不抱忧,做实事求是地描述了当年上课爱打瞌睡地毛病。4.拟出小标题:良师指引转攻化学5.小结。(四)分析第五部分。1.作者学习外语有哪些经验和体会?课余阅读大量地课外书。养成做英文笔记,写英文日记的习惯。要求同寻异,摸索规律。要掌握大量词汇,经常分析比较语法。多读多写。打实基础,加强运用。2.小结:正是这些好的学习方法,才使作者获得了成功。学外语使这样,学语文何尝不是如此,因此我在勤奋学习的同时,还要善于摸索规律,注意学习方法,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同时也能获得成功。(五)分析写作特点。(完成课后练习四)语言生动活泼。重点内容突出。(六)与《我的小传》相比较。1.相同之处:先介绍籍贯、出生年月,然后按读小学、读中学、读大学的时间顺序来写的。2.不同之处:《我的小传》是介绍自己全部经历,记述围绕“遗嘱”这条线索来写的,坐化集中介绍自己的创作成果。《我的读书时期》截取一段经历写的,最后集中介绍自己如何学习外语的经验,语言具体生动。(七)布置作业:1.完成作业本。2.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