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必要可行的是钢贸企业需做好稳定市场.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7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当下必要可行的是钢贸企业需做好稳定市场.doc

当下必要可行的是钢贸企业需做好稳定市场.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当下必要可行的是钢贸企业需做好稳定市场近年来,钢材一直处于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价格持续震荡,钢厂和贸易商面临的生产经营形势十分严峻,如何稳定钢市,做好钢贸,是厂商所关心的一大热点。日前,上海市钢贸商会副会长、上海五波钢结构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任庆平接受《中国冶金报》记者采访时提出钢厂和钢贸商如何共同稳定钢市,做好钢贸的想法和建议,颇有见解。任庆平认为,当前钢厂和钢贸商联手稳定钢材市场、做好钢材贸易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当前钢贸企业已经步入“微利时代”,甚至“负利时代”,钢厂和钢贸商企业生存环境更趋严峻。因此,厂商联手,创新理念,共同稳定钢市,做好钢贸,显得更为重要,更有必要,而且一定能取得实效。“从宏观层面来看,由于国内经济增长幅度趋缓,钢材需求强度在减弱,而钢厂产能不断扩张,导致钢材市场供给严重过剩,供需矛盾凸现,整个钢市疲软、低迷,钢价持续震荡回落。”任庆平说,从近十年以来,全世界的钢产量由8亿吨的水平增长到15亿吨,净增长7亿吨,中国钢产量从1.28亿吨增加到7.5亿吨,中国钢产量占全球将近50%。中国钢铁业陷入了产能严重过剩的恶性循环,产品同质化,竞争白热化,厂商面临的销售不畅、库存高企、效益低下、亏本经营状况成为一个常态化。从而导致国内钢材市场持续疲软、低迷,价格震荡下滑,促使同质化的恶性竞争更为激烈,一时间钢价急剧下跌,目前的钢材价格已跌至近4年来的最低点。任庆平说:要维持钢材市场平稳运行,遏制钢价的跌宕起伏,大起大落,从生产源头的钢铁企业来说,必须严格控制产能的盲目扩张,根据市场需求,积极、主动减产限产,缓解供需矛盾,达到一种健康的供需平衡,这是“减产保价,稳定市场”最根本,也是最有效的举措。然而,这种有效的举措却终端得不到很好的贯彻实施,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效果。这里涉及的问题很多,很复杂。遏制钢铁产能盲目扩张,淘汰落后产能,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那么简单,这里牵涉到体制、机制问题,关系到地方、中央和企业的经济利益问题,现行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加上利益的驱动和博弈,致使国内的钢铁企业兼并、重组,步履艰难,收效甚微。可以说迄今为止,钢铁行业的兼并、重组,没有一个成功的实例,结果导致越兼并、重组,产能过剩越严重,兼并、重组就意味着扩大产能,一上就是500万吨、1000万吨的规模,产能的盲目扩张,形成的恶性循环,推动了铁矿石、焦炭、废钢等钢铁原料价格的快速上涨,钢铁成本大幅增加,而国内经济增长速度放慢,钢材需求回落,加剧钢材市场供需矛盾,价格持续下跌,钢厂只得频频下调出厂价格,企业亏损面扩大。形成了“越生产越亏损”的恶性循环,进一步打压钢材市场价格,致使国内的钢市长期一蹶不振。任庆平说,国内钢材市场之所以长时期处于疲软、低迷的运行态势,钢价进入震荡下行通道,就是钢铁产能扩张的恶性竞争造成的。据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粗钢产能达到9.95亿吨,与2011年相比产能增加了1.45亿吨,产能利用率为72%,同比上一年下降了8.46个百分点。2012年中国的粗钢产量是7.16亿吨,而国内今年粗钢产量日均持续在200万吨以上,保守估计将达到7.5亿吨以上。产能的严重过剩,使钢铁生产企业和钢材贸易企业都陷入了恶性竞争的旋涡之中,盈利情况或有进一步恶化的可能。“从宏观层面来看,当前稳定钢市,稳定钢价,首要的必须坚决遏制钢铁产能的盲目扩张,加速落后钢铁产能的淘汰,使钢材的供需进入一种健康的供需平衡状态,形成良性循环。”任庆平说。谈到微观层面,任庆平认为这对于钢厂和钢贸商来说,稳定钢市、做好钢贸还有很多事可做,潜在的空间很大。首先,从钢厂方面看,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不搞低水平的同质化竞争,开发钢铁新品,研发高端产品,拓展高端市场,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任庆平说目前国内的钢铁生产大都还是粗放型的,有很大潜力可以挖掘,比如我国的钢铁生产的能耗远比欧美、日本要高;我们的钢铁企业的劳动效率也不高,设备利用率低,有的钢厂的产能利用率不到70%,因此节能降耗、降本增效,还是有很大潜力的。这是钢厂增益的增长点,把这项工作搞好了,直接有利于钢材市场和钢材价格的稳定。“现在国内的一些钢厂搞短期行为,挣眼前的小钱,结果导致低水平的同质化竞争越来越激烈,而不愿在高端产品上投入,高端的市场占有率很低。”任庆平说:现在我国还不得不从国外进口一千多万吨钢材,其中大部分是高端产品,而国内一些钢厂,对这部分高端产品的研发不感兴趣,因为这些高端钢铁产品研发需要很大投入,收效的周期较长,有的三、五年内不能见效,而那些现任的钢企领导在自己的任期内看不到效益,往往不愿去干;有的钢企对产品的认证不重视,不肯在这方面投入,使产品很难打入国际市场;不少钢厂却热衷于搞短期内行为,注重那些见效快的低档次大路货产品的开发,满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