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提纲11级国金一班黄秀枝整理导论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略)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物质资料生产二、物质资料生产的三要素: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生产关系(狭义和广义)1.广义社会生产关系(狭义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2.生产与交换、分配、消费的相互关系是什么?①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共同构成社会生产总过程的四个环节,在这四个环节中,生产决定交换、分配和消费,而交换、分配和消费反作用于生产。②社会生产关系的四个方面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③狭义的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着分配关系、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④分配关系、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又存在相对独立性,并对生产关系具有反作用。四、政治经济学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1.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力: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构成的人类社会运动的基本矛盾。第三节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1.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基本规律:社会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2.政治经济学的根本任务:科学认识这一规律并揭示其不同阶段的特殊形式。3.经济规律的客观性(P12)产生条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强制性4.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相比的两个特点:①②(P12)5.经济规律的分类①一切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②几个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③一种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6.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剩余价值规律7.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发展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规律第四节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略)第五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地位及学习意义(略)商品经济的一般理论商品及其内在矛盾一、商品的产生和发展(简单商品经济和发达商品经济)二、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与价值)使用价值→自然属性(人与自然的关系)商品使用价值与一般物品使用价值的区别:(P23)必须是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针对他人或社会有用必须交换价值→社会属性(商品生产者相互交换的社会关系)交换价值、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价值:内在、抽象,通过交换表现交换价值:外在、具体的表现形式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对立统一体(P24)统一性:对立性:三、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形成价值实体,商品生产者之间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具体与抽象劳动的联系:同一劳动的两方面、不可分区别(P26):①作用不同②反映的关系不同③时间范畴不同劳动二重性(理解马政经的枢纽)(P26)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剩余价值理论…为其他一系列理论…四、商品的价值量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①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①以简单劳动为基础计算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复杂劳动等于多倍简单劳动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单位时间产量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产品数量/劳动时间②单位产品耗时劳动生产率③劳动生产率高低的决定性因素(P29)研究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生产关系的基本原则:同一劳动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价值量相同。五、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人类劳动的根本特征:劳动的社会性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P30)商品各种内在矛盾的根源决定私有制商品生产的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决定商品劳动者的命运货币与货币流通规律一、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起源价值形式四阶段(P31)简单的或偶然的(偶然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原始社会)总和的或扩大的(表现在一系列商品上)一般价值形式(某种商品充当一般等价物来表现)货币形式((金银商品)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来表现)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货币商品的特殊性:价值的直接代表二重的使用价值(普通商品的使用价值与货币材料)二、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首要职能,基本职能,观念货币)流通手段(基本职能,媒介)①商品——货币——商品(W—G—W)②货币流通规律(P38)所需货币量=商品总额(数量x单价)/货币流通速度(次数)③纸币1)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本身无价值2)发行量以所需金属货币量为基础3)超过→通货膨胀(价格普遍上涨)4)少于→通货紧缩(价格普遍下跌)贮藏手段(一般等价物的价值,足值金属货币)支付手段货币量=(代售总价-赊销总价+到期支付额-相抵额)/流通速度世界货币(跨国界)三、信用货币(P42)银行券(主要形式)、存款货币(重要形式)、电子货币(虚拟)四、货币层次(P43)(差别:流动性的程度)商品经济及其基本规律——价值规律一、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