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专题10.5文化创新跟踪训练含解析-经典通用宝藏文档.doc
上传人:13****8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326KB 金币: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最新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专题10.5文化创新跟踪训练含解析-经典通用宝藏文档.doc

最新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专题10.5文化创新跟踪训练含解析-经典通用宝藏文档.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五课文明创新[热点聚焦练]热点一第二届冬季青奥会2014年8月16日凌晨8点,第二届冬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运动场举行。据此回答1~3题。1.开幕式文艺表演的“追梦”篇章用汉字、青铜器、青花瓷、丝绸之路四种元素如梦如幻地勾勒出古老中华文明的博大气象,表达出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对和平、和谐、和睦的寻求和向往,极具创意,深深打动了现场观众。这()①表现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②阐明文明创新要继承传统,新陈代谢③阐明文明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④表明文明创新依托文明创作者的灵感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解析:选A。从“用汉字、青铜器、青花瓷、丝绸之路四种元素如梦如幻地勾勒出古老中华文明的博大气象”“上下五千年”“极具创意”可以看出,①②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③表述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人民群众是文明创造的主体,文明创新依托人民群众的社会理论,④表述错误。2.在本届青年奥运会上,东东方文明再一次激情交汇和碰撞。我们既要弘扬奥运精神,又要让世界人民感知底蕴深沉、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完成中华优秀传统文明与奥林匹克文明的交融。这表现出()①文明在交流中传播②文明创新是文明多样性的基础③文明在继承中发展④文明创新推进社会理论的发展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解析:选C。在本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传统文明与当代文明、中外文明彼此交融,表现了文明在交流中传播,文明在继承中发展,①③正确,答案为C;文明多样性是文明创新的基础,②错误;④与题意不符。3.来自中国、韩国、俄罗斯的四位歌手一同上场,唱起开幕式主题歌曲《点亮将来》。伴着歌声,由“追梦”“筑梦”“圆梦”3个篇章组成的大型文艺表演精彩呈现,将中华文明与奥林匹克精神完美结合,第一次在国际舞台上用文艺表演的方式展现了“中国梦”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这阐明()①中华文明具有包容性②保护文明的多元化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③不同国家的文明各具特点④文明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解析:选C。开幕式将中华文明与奥林匹克精神完美结合起来,表现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①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中国梦”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表现了文明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④正确;保护文明的多样性,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②表述错误;③不符合题意。热点二第七届中国京剧艺术节第七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于2014年11月10日至11月22日在天津市举行,汇聚全国最高京剧艺术程度的57场惠民表演及多场公益普及活动为津城市民奉上一场京剧艺术盛宴。回答4~6题。4.本届京剧艺术节参演剧目中,《安国夫人》《屈原》《康熙大帝》等历史以古鉴今,表现了对传统文明精髓的创造性转化。之所以注重对传统文明精髓的创造性转化,是由于()①传统文明是民族精神的结晶②传统文明是文明创新的源泉③没有文明的继承,就没有文明的积累④传统文明是维系民族保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选D。民族精神是传统文明的结晶,①说法错误;社会理论是文明创新的源泉,②说法错误。5.本届京剧艺术节参演剧目中还有以古代表现手法使传统剧目重放光彩的《梅兰霓裳》。这启示我们文明发展()A.必须抛弃传统文明B.保护每个人的精神世界,满足每个人的精神需求C.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D.运用新表现手法是文明创新的根本途径答案:C6.中国传统戏剧不断叩不开年轻观众的心扉,但京剧意象杂技剧《齐鲁风韵·粉墨》却被年轻人叫好又叫座。它的成功的地方在于大胆打破,把杂技表演、意象、艺术巧妙糅合进传统的京剧表演中,取得了“墙里开花墙外香”的效果。这表明()①文明创新必须迎合年轻人的需求②文明创新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③文明创新必须摆脱传统文明的约束④文明创新要理解人民群众的文明需求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C。大胆打破,把杂技表演、意象、艺术巧妙糅合进传统的京剧表演中,阐明文明创新必须继承传统、新陈代谢,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②符合题意;大胆打破的《齐鲁风韵·粉墨》叩开了年轻观众的心扉,被年轻人叫好又叫座,表明文明创新要理解人民群众的文明需求,④符合题意;①中“迎合”、③中“摆脱”的说法均不精确。[限时规范练]一、选择题1.小说《涂自强的个人悲伤》描写了农村子弟涂自强短暂而悲凉的毕生。它是作家方方在深化访问当今贫困大先生群体的基础上写就的,意图写出21世纪大先生与20世纪80年代大先生迥然不同的命运。小说一面世,就以其理想的话题和悲悯的情怀激起圈里圈外的热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