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特长角性状的遗传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中期报告.docx
上传人:快乐****蜜蜂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9KB 金币: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特长角性状的遗传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中期报告.docx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特长角性状的遗传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中期报告.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特长角性状的遗传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中期报告本研究旨在探究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特长角性状的遗传和分子生物学机制。本期研究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1.确定遗传材料选择油菜品种“春光号”和“特锐号”进行杂交,并分别得到F1代和F2代。对F2代进行筛选,从中选出具有特长角性状的个体作为遗传材料。2.遗传分析对选出的特长角性状个体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特长角性状符合单基因显性遗传,并且该基因位于一个染色体上。3.分子生物学分析对特长角性状的基因进行分子生物学分析。利用PCR方法扩增该基因的DNA片段,并进行测序。结果表明该基因的编码序列与已知的拟南芥基因At2g22890高度一致,该基因被命名为BnaA02g22890。4.表达分析研究BnaA02g22890基因在不同组织和发育阶段的表达特征。结果表明该基因在根、叶、花和果实等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并且在花和果实中表达量较高。总结:本期研究初步明确了甘蓝型油菜特长角性状的遗传和分子生物学机制,为后续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