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提要2024/9/12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十七大报告》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十八大报告》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十八届三中全会》2015年5月5日,新华社受权播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这是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顶层设计后,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次全面部署。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1、核心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得关系。生态文明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成果的总和,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广义上,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它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文明形态表现在物质、精神、政治等各个领域,体现人类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狭义上,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并列的现实文明形式之一,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2、生态文明建设得核心和本质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破解日趋严重的资源环境约束的有效途径,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需要,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内在要求。3、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两型社会)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生态布局)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节能减排)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人居环境)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二、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高速发展30多年后,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污染问题也更加强烈、集中地显现。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内在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选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抉择;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重大举措。三、怎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基本原则——五个坚持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作为基本方针。坚持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坚持把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作为基本动力。坚持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坚持把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作为工作方式。(二)主要目标——五项任务强化主体功能定位,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推动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循环高效使用,推动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三)主要措施“先发展,后治理”:中国能走出新路吗?2、要推进生活方式的绿色化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力戒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民心、集中民智、汇集民力,实现生活方式绿色化。过去几十年的全球经济全靠两个简单的原则支撑:勤俭节约的中国人制造一切,挥霍无度的美国人购买一切。但是,当中国人开始引领世界消费、定义全球品位时,这个世界会发生什么?虽然那一刻还没有到来。.....中国的一部分未来就是以美国为原型——到处都充斥着汽车和炫耀性消费;交易对象扩展到了土地和劳动力;愈发明显的社会不公以及商业和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