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以往《案例》考试大纲回顾二、2011年《案例》考试大纲的变化4一、案例中的客观题二、简答题的类型三、论述题的题型四、分析题的类型第一篇危险性分析一、危险、有害因素的定义二、危险、有害因素分类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三、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考点分析40机械、电气物体打击、车辆伤害、起重伤害、触电、灼烫火灾、爆炸、触电、火灾、灼烫、……424446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1.本案中,当地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监督检查时行使了《安全生产法》赋予的哪些职权?2.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1992)的规定,指出该车间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3.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指出该车间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并说明依据。4.针对该企业现状,提出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建议。1.答案(满分4分,每答对1点得2分,最多得4分)。(1)现场检查权(2分)(2)当场处理权(2分)(3)紧急处置权(1分)2.答案(满分6分,按得分点给分,最多得5分。)(1)设备设施缺陷:熔化池炉老化(1分),炉顶部损坏(1分),两侧耐火砖变形(1分),炉顶离房顶钢梁1.7m(太近)(1分)。(最高2分)(2)防护缺陷:熔化池炉距煤气调压站、重油罐距离太近。(1分)(3)粉尘(石英砂或二氧化硅);(1分)(4)高温(或热辐射);(1分)(5)有毒有害化学品(纯碱或氢氧化钠、三氧化二砷);(1分)(6)易燃易爆性物质(重油和煤气);(1分)3.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指出该车间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并说明依据。4.答案(满分6分,按得分点给分,最多得6分。)(1)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1分)(2)完善现场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完善现场操作规程)。(1分)(3)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对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能力。(1分)(4)完善应急救援预案,加强演练。(1分)(5)配备和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1分)(6)维修玻璃熔化池炉,使其处于完好状态。(1分)(7)迁移重油罐。(1分)(8)现场安装煤气泄漏监测报警装置。(1分)(9)在房顶钢梁下加隔热保护。(1分)例题二(09/四)D电厂有2台200MW汽轮发电机组,主设备包括发电锅炉、汽轮机和发电机,附属子系统包括启动锅炉系统、燃煤卸车输送系统、点火及助燃系统、发电机冷却系统等。启动锅炉系统有2台额定蒸发量29t/h、工作压力2.6MPa的启动锅炉。点火及助燃系统有2个单罐储量500t的柴油储罐,各存柴油200t。发电机冷却系统的制氢站有5个单罐容积为20m3、最高工作压力为1.2MPa的储氢罐。燃煤卸车输送系统有燃煤运输火车、火车卸车翻车机、车皮夹固装置、胶带输送机、煤斗等。用电设备使用380V动力电源。火车车皮挂钩、摘钩作业,由人工操作。作业场所实行定时巡检制度。2008年3月1日,班长甲持工作票,办理动火作业许可手续后,未按动火作业要求落实相关措施,就带领工人在柴油储罐罐顶预留呼吸孔处开始焊接作业,焊接过程中油罐着火、爆炸,造成5人死亡。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1.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指出该厂燃煤卸车输送系统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及其存在的环节或场所。2.指出上述场景中包括哪些特种设备。3.提出上述油罐焊接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4.筒述防止此类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安全管理措施。答:燃煤卸车输送系统的燃煤运输火车、火车卸车翻车机、车皮夹固装置、胶带输送机、煤斗等,用电设备使用380V动力电源。火车车皮挂钩、摘钩作业,由人工操作。作业场所实行定时巡检制度。锅炉类:启动锅炉发电锅炉答:油罐焊接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答:(1)必须按照规定的要求和程序办理动火审批手续。(2)工作前要制定详细的切实可行的方案,包括焊接作业程序和规范、安全措施及施工图等,并通知有关消防队、急救站、生产车间等各方面作好应急安排。(3)在作业点周围10m以内应停止其他用火工作,易燃易爆物品应移到安全场所。(4)工作场所应有足够的照明,手提行灯应采用12V安全电压,并有完好的保护罩。(5)在禁火区内动火作业以及在容器与管道内进行焊补作业时,必须设监护人。监护的目的是保证安全措施的认真执行。监护人应由有经验的人员担任。监护人应明确职责、坚守岗位。(6)进入容器或管道进行焊补作业时,触电的危险性最大,必须严格执行有关安全用电的规定,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第二篇安全保障第三单元企业安全培训的法律责任——《管理》第二章第十节——《法规》第六章第三节一、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组织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