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호민관클럽의취지一、吸氧适应症根据缺氧的临床表现及血气分析(fēnxī)检查,来判断缺氧的程度。缺氧的程度血气分析程度呼吸困难发绀神志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轻度不明显轻度清楚6.6~9.3>6.6中度明显明显正常或烦躁不安4.6~6.6>9.3重度严重,三凹征明显显著昏迷或半昏迷4.6以下>12.0三凹征三凹征发绀/吸氧的装置氧气筒氧气(yǎngqì)表装表法装表法氧气筒三、吸氧法/(二)鼻塞(bísāi)法/월례토론회//월례토론회//(六)氧气(yǎngqì)枕法(七)氧气管道化装置(zhuāngzhì)(中心供氧装置(zhuāngzhì))中心(zhōngxīn)供氧装置中心(zhōngxīn)供氧(八)高压氧舱//注意事项3.用氧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人(bìngrén)缺氧症状有无改善,定时测量脉搏、血压,观察其精神状态、皮肤颜色及温度、呼吸方式等;还可测定动脉血气分析判断疗效,以便选择适当的用氧浓度。4.氧气筒内氧气不可用尽,压力表指针降0.5MPa时,即不可在用,以防灰尘进入,再次充气时发生爆炸。5.持续鼻导管给氧的病人(bìngrén),鼻导管应每日更换2次以上,鼻塞给氧应每日更换,面罩给氧应4~8小时更换一次。6.对已用空和未用的氧气筒,应分别挂“空”或“满”的标志,以便及时调换氧气筒,以免急用时因错搬氧气筒而影响抢救速度。氧气(yǎngqì)吸入浓度氧流量与氧浓度(nóngdù)的换算氧气(yǎngqì)吸入疗法的类型氧气吸入疗法(liáofǎ)操作并发症及处理临床表现:预防(yùfáng)及处理:二、气道黏膜(niánmó)干燥临床表现:预防(yùfáng)与处理:发生原因:1.慢性缺氧病人高浓度给氧。2.吸氧过程中,病人或家属擅自加大氧气(yǎngqì)流量。临床表现:神志模糊,嗜睡,脸色潮红,呼吸浅、慢、弱,皮肤湿润,情绪不稳,行为异常。预防及处理:1.对缺氧并二氧化碳潴留者,应低流量、低浓度(nóngdù)持续给氧为宜。2.对慢性呼衰病人采用限制性给氧氧浓度(nóngdù)24%-33%,氧流量控制在1-3l/min。3.加强对病情观察将慢性呼衰病人用氧情况列为床旁交班内容。说明低流量吸氧的特点和重要性,避免病人和家属擅自调大吸氧流量。4.血气分析动态监测下调整用氧浓度(nóngdù)。5.氧流量的调整、加强呼吸道管理促进二氧化碳排出。经过上述处理无效者应建立人工气道进行人工通气发生原因:1.鼻导管插入过深易误入食道。2.全麻术后气体排出不畅进入消化道。临床表现:缺氧症状加重。病人烦躁、腹胀明显(míngxiǎn),腹壁张力大。呼吸急促表浅,胸式呼吸减弱口唇青紫,脉搏细速。预防及处理:1.正确掌握鼻导管的使用方法,插管不宜过深必须准确测量长度。2.用鼻塞吸氧法、鼻前庭或面罩吸氧法能有效地避免并发症的发生(fāshēng)。3.如发生(fāshēng)急性腹胀,及时进行胃肠减压肛管排气。发生原因:1.吸氧装置污染吸氧管道、氧气湿化瓶、湿化瓶内湿化液等容易发生细菌生长。2.插管动作粗暴(cūbào)导致鼻腔黏膜破损鼻腔黏膜破损易发生感染。临床表现:病人出现局部或全身感染症状。畏寒、发热、咳嗽、咳痰、败血症。预防及处理:1.每日更换吸氧管、氧气湿化瓶及湿化瓶内湿化液,湿化瓶每日消毒。2.湿化瓶内液体为灭菌处理的冷开水、蒸馏水。3.每日口腔护理二次。4.插管动作易轻柔,以保护鼻腔黏膜的完整性,避免(bìmiǎn)发生破损。5.如有感染者,去除引起感染的原因,应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发生原因:1.鼻导管过粗或质地差,插鼻导管动作过猛或反复操作。2.部分患者鼻中隔畸形,而操作者按常规方法插管,使鼻黏膜损伤(sǔnshāng),引起鼻衄。3.长时间吸氧者,鼻导管与鼻咽部分泌物粘连、干涸,在更换鼻导管时,鼻咽部的黏膜被外力扯破导致出血。4.长时间较高浓度吸氧,且湿化不足,导致鼻黏膜过度干燥、破裂临床表现:黏膜干燥、出血,血液自鼻腔流出。预防及处理(chǔlǐ):1.正确掌握插管技术,插管时动作轻柔。2.鼻中隔畸形切勿强行插管,必要时改用鼻塞法吸氧或面罩法吸氧。3.吸氧管选择质地柔软、粗细合适的吸氧管。4.长时间吸氧者注意保持室内湿度。5.拔除鼻导管前,发现有结痂物应松脱后再拔管。6.发生鼻衄,及时报告医生处理(chǔlǐ)。7.对鼻衄出血量多及时处理(chǔlǐ)。发生原因:在没有调节氧流量的情况下,直接与鼻导管连接进行吸氧,导致大量高压、高流量氧气在短时间内冲入肺组织所致。临床表现:呛咳、咳嗽、严重者产生气胸。预防及处理:1.在调节氧流量后,供氧管方可与鼻导管连接给病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