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句之表意不明.pptx
上传人:骑着****猪猪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PPTX 页数:96 大小:292KB 金币:2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病句之表意不明.pptx

病句之表意不明.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2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识别六种病句类型之五:表意不明(一)掌握两种表意不明类型1.歧义(1)因“多音多义”造成歧义下面句子都存在因“多音多义”造成歧义的问题,请作具体说明。①2010年底,小王还欠款一万元。答:②天色渐暗,电瓶车还没有修好,修车的急坏了。答:(2)因“结构不定”造成歧义下面句子都存在因“结构不定”造成歧义的问题,请作具体说明。②县里的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答:③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两家银行。答:2.指代不明下面句子都存在因“指代不明”造成歧义的问题,请作具体说明。(2)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过去中国大部分历史学家主要精力就用在这方面。答:(二)重点识别:歧义表意不明这一类型的病句主要指歧义句。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除了运用双关修辞格以外,如果同一句话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理解,那么这句话就是歧义句。歧义主要是由结构不定造成的。1.结构不定造成歧义的几种情况(1)动词的施动方向不确定而产生歧义误例:他在某杂志生活栏目上发表的那篇关于饮食习惯与健康的文章,批评的人很多。解析“批评”的施动者和受动者不明确,是他在文章里批评别人多还是别人对他的文章批评多?可改为“……文章中批评的人很多”。(2)动词的支配范围不确定而产生歧义误例:发现了敌人的哨兵。解析动词“发现”的对象是“敌人”还是“敌人的哨兵”?不明确。可据其中一种意思改为“哨兵发现了敌人”。(3)介词的管辖范围不确定而产生歧义误例:警方对报案人称围观者坐视不管表示愤慨。解析“对”的管辖范围不明确,是“对”报案人愤慨还是“对”围观者的行为愤慨?表意不明确。(4)修饰两可而造成歧义误例:数百位战斗英雄的亲属出席了隆重的表彰会。解析数量短语作为定语易出现歧义,“数百位”是修饰“英雄”还是修饰“亲属”?可将“数百位”调到“亲属”前,消除歧义。误例:只要你单位同意,报销差旅费,安排住处,领取出席证的问题可由我们解决。解析由于逗号停顿的位置不同,原句可有两种不同的意思,其一是:如果“你单位同意报销差旅费”,那么“安排住处,领取出席证的问题可由我们解决”。其二是:如果“你单位同意报销差旅费,安排住处”,那么“领取出席证的问题可由我们解决”。即时巩固1指出下列句子出现歧义的原因。(1)开学后不久,王虹同学借张晓丽同学一本《唐诗宋词选读》。答:(2)松下公司这个14毫米厚度的新产品给人的视觉感受,并不像索尼公司的产品那样,有一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答:(4)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答:2.辨别真假歧义真歧义是指一句话既能这样理解,又能那样理解,使人无所适从。假歧义是指有的句子就局部看具备了歧义句的特征,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不会让人产生不同的理解。即时巩固2判断下面句子是否存在歧义问题,说明理由。(1)那天,张平去找李南,两个人恰恰在新建路相遇了。他说:“你来得正好呢!”(1)有歧义。第一句说了张、李两人,第二句的“他”不知指代谁。这里不宜用代词,是谁说的,就把谁的名字重说一遍。(2)张大娘完全懂得小虎子的意思。她笑眯眯地说:“你们自己干吧,爷爷会支持你们的。”(2)无歧义。虽然前一句提到“张大娘”和“小虎子”两个人,但后用的代词“她”指代张大娘,不会引起误解,因为“大娘”是女的,“小虎子”是男的,一看就清楚。(3)有几回,邻舍孩子听到笑声,也赶热闹,围住了孔乙己。他给他们茴香豆吃,一人一颗。(3)无歧义。第一句说了“孩子”和“孔乙己”两个对象,从“围”可以看出“孩子”是复数,“孔乙己”是单数,所以第二句用“他”和“他们”两个代词,不会使人误解。(4)他去了三年了。(4)有歧义。“去”有“行走”“离开”“死”三个意思。(5)这种办法叫“蘑菇战术”,将敌人磨得精疲力竭,然后消灭之。(5)无歧义。“蘑菇”的“蘑”同“折磨”的“磨”构成谐音双关。“双关”是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含义,言在此而意在彼。该句表面上是写“蘑菇”,实际意义却是“折磨”,这是作者要表达的修辞效果,它不会让人捉摸不定,无所适从。(三)综合识别、判断辨识表意不明,一看数量短语,数量短语与“的”同时出现,常会产生歧义。二看多音、多义词,它往往容易造成歧义。三看代词,代词如“这”“这些”“其”等在句中易出现指代不明的情况。四看“和”字,“和”既可作介词又可作连词,因为词义不同,在句中作用也不同,容易产生歧义。另外,通过变换节奏、变换轻重音朗读也能检查出歧义来。即时巩固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包装和炒作,在市场经济社会中是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宣传的必备手段,可这要有一个度,过了就成了忽悠,成了骗局,会把善良的人拖进泥淖。B.疫苗的研制是工程浩大的项目,耗时数年的潜心研究不可或缺,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