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下学期统一测试(高考一模)政治试卷含详解优质.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9.7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4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下学期统一测试(高考一模)政治试卷含详解优质.pdf

2024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下学期统一测试(高考一模)政治试卷含详解优质.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西城区高三统一测试试卷思想政治2024.4本试卷,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本部分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中国经济何以“磁力”不减?陕西杨凌的小麦种子怎样翻山越岭,在哈萨克斯坦落地生根?巴西铁矿石如何在中国炼出“绿色”钢铁?“中国建造”为什么能又快又好?在多语种系列短视频《在中国寻找答案》(第三季)中,来自9个国家的主持人与融入中国工作生活的国际“打工人”一起踏上“在中国寻找答案”的旅程。假如主持人带着以上疑问继续寻找答案,适宜提出的问题是()①为什么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②为什么说新时代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③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什么智慧和方案④中国是如何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向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前行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有这样一种科技小院,在其间参与生产的不仅有农民和农业专家,还有农业专业的研究生。这些学生在完成知识、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研究解决农业农村的实际问题。科技小院像是一个连结点,一头连着师生,一头连着田间地头。对此分析正确的是()①应提倡科研院所、高校服务农业农村,以产业发展带动农民致富②走进乡土中国深处,才能深刻理解怎样实事求是、联系群众③科研成果从田间孕育,完成后又回到田间,农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劳动要素投入④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育人体系,要把掌握农业知识作为实践的目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东晋谢安镇守广陵期间,发现甘棠西北为湖,地势西高东低,旱涝频繁交替,庄稼连年歉收,百姓苦不堪言,便组织人手在湖上筑起拦水大堤灌溉农田,“随时蓄泄,岁用丰稔”。一段时间后,远近渔农聚集甘棠,生产作业,遂成繁荣集镇。《晋书》评价谢安此功曰:“在官无当时誉,去后为人所思。”这启示党员干部,应具备的价值追求和奋斗姿态是()A.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B.分毫不取民膏脂,心中自存清廉尺C.学以益才,砺以致刃D.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4.早在1981年,浙江省月山村的村民便用一副锣鼓、两把二胡、三支笛子,奏响了全国第一台“乡村春节联欢晚会”……2023年,文化和旅游部发文鼓励全国开展“四季村晚”活动,引导各地“村晚”常态化开展。山村“小欢喜”发展成全国“大联欢”能够()A.擦亮群众文化品牌,把乡土文化打造成“村晚”载体B.融洽邻里关系,弘扬文明风尚,助力农村基层群众自治C.让地方政府调控宏观经济,促进城乡互补、产业联动D.吸引农村外出人口返乡和城市人口下乡,推动区域协调发展5.●法律不是冰冷的,司法工作也是做群众工作√一次周到的服务可能消除起诉人的懵懂徘徊√一次细致的调查能够厘清纷繁复杂的矛盾√一次文明的执行可化解激烈抗争的尴尬√一次耐心的调解可使双方打开纠缠多年的心结综合上述信息,可以看到司法机关()A.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B.在定分止争中传递司法善意、展现司法担当、促进社会和谐C.依法独立行使审理权,裁判结果合理合法D.以司法救助制度来实现权利救济、传递司法温暖6.王某向赵某借了50万元,并将自己唯一的机动车交予赵某作为质押。王某又向钱某借了20万元,承诺半年后还款。结果,半年后王某并没有还款。钱某不满,在得知王某名下有机动车后,将王某诉至人民法院,要求将王某名下的机动车折价赔偿给他。以下认识正确的是()①本案涉及债权关系,客体是王某名下的机动车②本案涉及担保物权,对应的是机动车的交换价值③王某将机动车交予赵某,赵某则拥有了该机动车的所有权④赵某实际占有王某作为担保物的机动车,享有质权,可依法优先受偿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蔬菜照绿光加正白光、鲜肉照红光加冷白光、海鲜照蓝光加冷白光……打灯销售生鲜食用农产品的现象很普遍,这种灯行业内叫“生鲜灯”。“生鲜灯”照射下的食品格外诱人。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修订发布的《食用农产品种行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规定,销售生鲜食用农产品,不得使用对食用农产品的真实色泽等感官性状造成明显改变的照明等设施误导消费者对商品的感官认知。下列观点正确的是()①经营者应依法、诚信经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②消费者发现经营者利用“生鲜灯”等照明设施误导自己,可依法维权③经营者使用“生鲜灯”销售产品属于不正当竞争,是搭他人商业信誉的便车④经营者利用与消费者信息不对称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