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一、填空题1.地理区域不仅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而且同一类型的区域,还可以划分出不同______或不同______的区域.2.根据各地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特点的不同,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3.北方地区的植被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南方地区的植被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4.西北地区的地形以_______和________为主.东部________以________、________景观为主;西部_______中有大面积______分布,只有盆地边缘出现星星点点的_________.5._______地区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________________和我国最长的内流河_______________.6.西北地区自然特征是________,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是__________.7.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______米以上,有“__________”之称.8.在西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人们利用_______和高山___________,发展了_______农业.9.在青藏地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海拔较低的地区,分布着_______农业,主要种植_________和_________.10.我国四大牧区中位于西北区的有、.位于青藏地区的有、.二、选择题1.北方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为()A.温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2.邮政编码432600中的“00”表示()A.一级行政区划B.下一级行政区划C.投递局的代码D.邮区的代码3.我国最早建立的重工业基地位于下列哪个地区()A.西北地区B.北方地区C.南方地区D.青藏地区4.北方地区年降水量大致在()A.200毫米以下B.200-400毫米C.400-800毫米D.800毫米以上5.南方地区的主要水果为()A.桃、菠萝、苹果B.葡萄、哈密瓜C.菠萝、柑橘、荔枝D.苹果、香蕉、梨6.下列关于南北方人民生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北方民居建筑注意防寒保暖B.南方民居建筑注意通风散热C.北方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D.南方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高7.下列语句中,描写南方地区景观的是()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C.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D.远看是山,近看成川8.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从东到西依次是()A.草原-荒漠草原-荒漠B.荒漠-荒漠草原-草原C.荒漠草原-荒漠-草原D.荒漠草原-草原-草原9.下列几组地形区属于南方地区的是()A.松嫩平原、辽东丘陵、黄土高原B.华北平原、山东丘陵、四川盆地C.长江中下游平原、云贵高原、东南丘陵D.柴达木盆地、河西走廊、珠江三角洲10.西北地区干旱的根本原因是()-1-A.深居内陆B.山岭阻隔海洋水汽输送C.太阳辐射强D.降水少11.“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描述的地区是()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12.青藏地区河谷农业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流谷地地区的最主要因素是()A.气候原因B.土壤原因C.地势原因D.水源原因13.长江中下游平原耕作制度一般是()A.一年一熟B.两年三熟C.一年两熟D.一年三熟14.风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是()A.丹霞地貌B.峡谷地貌C.雅丹地貌D.岩溶地貌15.三江源头地区是哪些河流的上游最主要的水源涵养区()A.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B.长江、黄河、澜沧江C.长江、雅鲁藏布江、澜沧江D.长江、黄河、怒江三、连线题1.将下列我国主要的牧区与牧区类型、主要畜种连线A内蒙古牧区a高寒牧场(1)牦牛、藏绵羊B新疆牧区b温带草原牧场(2)细毛羊C青海和西藏牧区c山地牧场(3)三河马、三河牛2.将下列地形、自然景观与所在自然区用直线连接起来。自然区地形自然景观①西北地区A.华北平原a.沙漠起伏绵延②青藏地区B.长江中下游平原b.一望无际的“青纱帐”③北方地区C.塔里木盆地c.山青水碧,绿野芳菲④南方地区D.唐古拉山d.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四、填表题1.北方和南方的自然差异和人文差异北方地区南方地区主要形成原因主要地形1月平均气温年降水量植被类型河流流量农耕制度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农作物作物熟制传统运输方式传统民居其他不同五、读图题1.读下图,根据所学过的知识回答问题.-2-B④③A②C①南海诸岛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1)界线A大致与_________等降水量线相接近,也是我国农业的_________和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