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注射用水的微生物检测方案一、选题背景工艺用水是主要生产用水的组成部分,它是指在工业生产中用来制造、加工产品以及制造、加工工艺过程有关的这部分用水。在医疗器械生产过程中,根据不同工序及质量要求,所用的不同要求的水的总称。依据《中国药典》规定,工艺用水包括饮用水、纯化水、注射用水和灭菌注射用水。工艺用水是医疗器械和制药企业生产中重要的原料或原料的一部分,而微生物限度是衡量医疗器械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工艺用水的微生物限度检测,可以判断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会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进行排查。注射用水是很多药品制备的原辅料,这些注射用水会随着药剂进入人体体内,若是其质量不合格,将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威胁。此方案主要是为了检测工艺用水中的注射用水的微生物,从而更好的使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受影响。二、设计依据《中国药典》2020版第二部薄膜过滤法《中国药典》2020版第三部《微生物限度检测操作规程》《培养基检验操作规程》《注射用水质量标准及检测操作规程》三、设计方案(一)检验前的准备:1.检验用品:R2A琼脂培养基、取样瓶、玻璃平皿、滤器、滤膜、镊子、冲洗液或氯化钠等。R2A琼脂培养基适用性检查4R2A所用的试验菌是枯草芽孢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取0.9%无菌氯化钠溶液稀释适宜浓度菌悬液在室温下放置,按要求配制适量的R2A培养基,在121摄氏度湿热灭菌15分钟,待培养基温度降至45摄氏度后倒至无菌平皿中。往待测培养基平皿里接种不大于100cfu的接种量,同时做两个平行样。与对照培养基一起放入30~35℃的培养不超过3天,再观察结果。待测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的比值应在0.5~2的范围内,且菌落形态大小应与对照培养基一致。2.检验用品的灭菌:(1)将适用性检测合格后的R2A琼脂培养基按要求称量后装入500ml的锥形瓶内,加入去离子水用玻璃棒搅匀,使之充分溶解,再用单向阻菌封口透气膜包扎瓶口;利用高压蒸汽灭菌器121℃,湿热灭菌15min,同时放入温度探头监测灭菌过程参数。(2)将玻璃平皿和镊子装入适宜容器里置180℃鼓风干燥箱中干热灭菌不少于90min。(3)滤器和滤膜同样用适宜物品包装好放入高压灭菌器里内121℃湿热灭菌30min。(滤膜孔径不得大于0.45um,直径约为50mm)(4)取样瓶为250ml的磨口锥形瓶,用软塞塞住瓶口,再用牛皮纸包扎,目的是为了取样的时候不会因为开口取样而交叉污染,从而造成假阳性影响检验结果。再进行121℃湿热灭菌30min,来达到灭菌效果。(二)检验操作1.取样:用灭菌合格的取样瓶取100ml以上注射用水。将灭菌合格后的检验用品置微生物室传递窗中用75%酒精或紫外照射30分钟消毒后在传进洁净检测室内。2.开启超净工作台,开启至少10分钟进行自净后,将超净工作台和其他检验用品用配置好的消毒剂进行消毒,方可进行下一步检验操作。3.点燃酒精灯,将灭菌后的培养基冷却至45℃左右并保持均匀的熔融状态,在超净工作台上将约20ml的培养基倒入灭过菌的玻璃平皿内,培养基凝固后待用,培养基不得有涟漪或破损。留一个培养基做空白对照,确保空白对照培养基应无菌生长。4.采用薄膜过滤法过滤样品(1)样品过滤前先将少量的生理盐水冲洗液过滤以润湿滤膜,同时检查滤器是否装配正确,检验前应检漏,如无出现漏液现象,则可开始下一步操作。(2)将样品摇匀排去瓶口少量检测液(注射用水100ml)后,把瓶口放在酒精灯上灼烧一下再缓慢倒入滤器中,按下抽滤泵的开关进行抽滤,再用不超过100ml生理盐水冲洗液冲洗。5(3)当全部液体过滤完毕后,关掉抽滤泵,再用无菌镊子,利用酒精灯烧红,再待冷却,取出滤膜,菌面朝上贴于R2A培养基上,平皿上不宜有气泡;一个取样点至少做两个平行样。(4)培养和计数将平皿倒置放入生化培养箱中培养,培养工艺用水需氧菌(R2A培养基)应置30~35℃的培养箱,培养时间不得少于5天,同时应每天观察薄膜是否长菌;如菌落蔓延成片或超过300cfu的平皿则不宜计数。检验标准根据《中国药典》规定,注射用水每100ml需氧菌总菌数<10cfu(5)如培养出来的结果遇到企业菌种库中没有记录或以前没有出现过的菌则要进行划线送去鉴定,如附件中的蜡样芽孢杆菌就是不常见的菌,但后来被检出后就经常出现。划线法:主要用于菌种分纯,获得单菌落以便鉴定菌种类别,用烧红冷却后的接种环沾取少许待分离的菌,在无菌平板表面分四区进行连续划线,微生物细胞数量将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减少,并逐步分散开来。(三)注意事项1.注射用水的运输所用到的管道也要定期的消毒和清洁,在取样过程中应注意管道蒸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