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流浪者之歌——悬崖边的迷惘与救赎——读《麦田的守望者》有感《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当代作家塞格林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认为是二十世纪美国文学的经典作品之一。小说中以自述的方式讲述了出身于富裕中产阶级的十六岁少年霍尔顿在第四次被学校开除后在纽约游荡的故事。故事的背景发生在二战后的美国纽约,五十年代的美国称为“静寂的五十年代”或“怯懦的五十年代”。物质生活的迅速丰富并没有满足精神上的需求,庸俗、虚伪充斥着整个社会。主人公霍尔顿天真善良纯洁的性格与这个世界显得格格不入,异想天开。他的身边是各式各样假模假式的伪君子,假模假样地浪费着空虚的感情。矫揉造作,毫无理想,心灵陨落。活着如同死去,爱着如同分离。成人们谈论的是房子,汽车,球赛和女人,而在学校里“一天到晚干的,就是谈女人、酒和性;再说人人还在搞下流的小集团、、、、、、”混乱的校园,令人反胃的同学和室友让他不堪忍受。老师和他的家长强迫他读书而为他树立起的理想也只是为了“出人头地,以便将来可以买辆混帐凯迪拉克”。世俗化的目标当然不能解救他精神上的危机。虚假的环境只能让一个充满爱,渴望爱的孩子心灵扭曲,孤独,绝望。因此霍尔顿厌恶一切,无端叛逆愤怒而又极度孤独。他躁动不安,百无聊赖,缺少目标,疾世愤俗。“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罗素的渴求同样适用于主人公霍尔顿。他渴望真诚纯粹的爱,清醒的人生,而不是像身边的人一样世俗而麻木。他反对没有爱情的性,几次与女友搂搂抱抱却还是童子之身,叫来了妓女却只愿意聊天,而且在妓女来之前精心打扮,“我嘴里味儿倒不大,可我还是刷了刷牙,换了件干净衬衣。”这充分体现出了他对妓女的尊重和内心的不安,并没有因为自己享受的是付费的服务就任意的玩弄和羞辱;他明白的懂得在学校里你学不到真正地知识,“潘西也象在别的学校一样,根本没栽培什么人材。而且在那里我也没见到任何优秀的、有脑子的人,也许有那么一两个。可他们很可能在进学校时候就是那样的人。”连他唯一敬佩的一位老师后来发现也是个同性恋者,而这位老师对他的人生忠告也是“一个不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也就是赤裸裸的利己主义。他对艺术有着一定的鉴赏力,而身边的人却低级趣味,娱乐致死;住在他隔壁的阿克莱肮脏粗鲁令人厌恶,但想到他鼻腔炎,粉刺,黄牙,口臭,灰指甲,因为自卑而对自己的过度保护,仍忍不住地替他难过;为萍水相逢的修女募捐,为自己捐的钱少而难过,为修女贫穷清苦而难过,为自己吃着咸肉蛋什么的,别人却只吃烤面包片和咖啡而难过;然而他内心的天真美好却为这个污浊的世界所不容,慢慢地冷却,侵蚀,覆灭。在这个没有灵魂的世界上,主人公霍尔顿美好理想只不过是天方夜谭。在精神救赎的道路上最终走向覆灭。这不由地让人想到了少年维特,那个感情纤细,内心纯洁,真诚善良的孩子。他们都在追求着这个世界的美好。狂热地迷恋着一切纯粹纯洁的美。然而两人的理想最终覆灭,他们的痛苦,憧憬和绝望不仅与各自的性格有关,而且被放置在广泛的社会背景中。在理想和现实的矛盾面前,优柔寡断的性格使他们举步维艰,寸步难行。主人公霍尔顿厌恶痛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然而他迫切需要与人接触,频繁地出入每个肮脏的场合,他痛苦而艰难地寻求有人沟通,被人理解。他明明知道自己的女友虚荣庸俗,根本不会与自己志同道合,理解自己的理想,可还是向女友提议想和她隐居到乡下过着世外桃源的日子。然而最终被证明是自己的一厢情愿。最终被孤独感压倒,成为彻彻底底的孤独患者。这正如李零所说:“任何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人都是丧家犬。”他是精神的流浪者,在悬崖边挣扎迷惘。在《高老头》中穷大学生拉斯蒂涅最终于这个污浊的世界妥协,最终投入到这滚滚洪流中。而霍尔顿却最终被认定为精神失常住进了精神病院。两者都被这个世界所摧毁,而霍尔顿却是被动而为。他抗拒成长,抗拒成熟,抗拒着这个世界。他没有明确的目标与理想与这个世界抗衡,他没有唐吉可德式的勇气和英雄主义精神,他长大后想做的工作就是“麦田的守望者”,“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一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而这样的理想在现实社会里当然不会实现。在小说中,主人公霍尔顿去世的弟弟艾里和妹妹菲芘可以看做是他精神的救赎者,每当作者心情极度低潮时,就会想起自己的弟弟妹妹,人间真善美的代表者和保留者,在主人公在街上乱逛不知何从觉得自己快要迷失时,他在心里喊道“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