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9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pdf

中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由于西药研发成本越来越高、时间越来越长,以“自然疗法”为特点的天然药物产业将成为全球制药业最具发展前景的特色产业,中药产业也将迎来快速发展的春天。但是。我国中医药产业发展水平仍然偏低,研发投入严重不足,仿、改制品种泛滥以及缺乏标准和规范等已成为主要制约瓶颈。因此,中医药产业发展必须走现代化、国际化之路,解决好三方面的问题,才能从世界医药市场中分得一杯羹。中药产业发展水平低下可是,从总体情况来看,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程度其实不理想。XXX提供的数据表现,占全世界人口25.22%的中国,医药产业仅占全球的7%,自然药物仅占世界自然药物市场的3%-5%,中药出口额不足国际中草药市场的10%,与我国自然药物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2003年,全国中药产业总产值(中成药和饮片)达810.27亿元,占医药产业总产值的26.11%,仅占GDP的0.69%。“中医药产业总体经济效益低下,难以承受国际竞争的强烈打击。”该所研究员XXX不无忧心地说。另一方面,中医药在国际市场上仍处于难堪地位,身份难以正当化。XXX副局长XXX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中医药在世界上生存状况可分为三类:一是融入类。在中国、韩国、越南等国家,传统医药和西药均受到当局支持,大众也承认。二是立法类。澳大利亚、美国、德国等国家的部分省(州)出台律例,加强管理,保护中医中药的正当地位。三是放任型,既非正当也非不正当,比如希腊、瑞典。只需不出医疗事故等,这些国家普遍任其发展。由于地位尴尬,使得中医药虽然在世界100多个国家有市场,但普遍难以进入国际医药和保健品的主流市场,大部分只能在华人圈子里使用。机遇:世界中药市场需求不断上升接受采访的专家普遍认为,西医“一统”医疗市场的局面将被打破,天然药物产业将成为全球制药业中最具发展前景的特色产业,中药产业也将成为世界医药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中药是指按照中医药理论使用、纳入了中医药理论体系的药物;而植物药或草药,则是尚未纳入任何医学医学体系的药物,仅凭一定经历而使用。记者了解到,固然中药与植物药差异比力大,可是,可以预见,独具特点的中医药具有良好的发展远景。当前,由于从化学合成物中筛选新药的难度越来越大、工夫越来越长、投入越来越高,并且化学药物对人体具有毒副作用,易产生抗药性和药源性疾病等特点越来越明显,许多国家转向了自然药物的研究、开发和使用,使其成为继化学药物、生物制剂、基因工程类药品之后最具发展远景的特色产业。“市场需求的趋向还在不断上升。”XXX教授XXX对中医药市场远景表示乐观,“特别是在保健、常见的老年病、肿瘤、亚健康、类风湿、妇科、颈椎等方面具有特效和长效的中药,将会大有作为。”挑战:发展受到四大瓶颈制约专家分析说,制约我国中药产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是制剂工艺、质量控制、剂型和包装技术相对落后,以及基础研究滞后等,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研发投入严重不足,科技含量不高,创新能力薄弱。根据XXX统计,2000年,美国开发成功一个新药投入8.02亿美元。研发成本的投入占总销售额的15%以上,而我国远远低于这一水平,不足5%。另外,美国需要十多年时间才能研发出一种新药,而我国一些企业或者研究机构花费5、6年时间都认为过于漫长。风险方面,美国要筛选一万个化合物,成功率是万分之二,也就是说,一万个提出申请的化合物只有1至2个被XXX(XXX)批准为药物。XXX指出,目前,我国市场上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中药,基本都是流传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老药”,其生产工艺大多没有改进。比如,六味地黄丸,虽然名称和外包装在不断变化,但是仍沿用XXX时代的生产工艺。驰名全国的云南白药(行情,论坛),生产工艺起源于彝族,也有上百年历史了,同样缺少创新。XXX常务副主任XXX也深有同感,西药是不断更新换代的,新药研制成功、上市后,那些生产工艺落后的药品就退出市场,比如抗菌药中的土霉素、四环素等,但是,“中药从来没有淘汰之说,创新能力低下已严重制约中药产业的快速发展。”XXX说。二是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仿、改制品种众多市场。数据表现,2002年,我国中成药已发展到35大类、43种剂型,可生产中成药4000余种,产量50多万吨。截至2005年7月,中药企业已发展到1231家,个中约80%以上通过GMP认证。可是,这些企业生产规模普遍偏小,缺乏龙头企业、各自为战,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十分有限。制药企业是一个高技术、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的产业,而这些小企业用于新药物的开发研究投入微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