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延安枣园革命旧址导游词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革命圣地参观游览,延安之旅马上就要开始了,我们的第一站便是被誉为“三黄一圣”之一的延安革命圣地枣园革命旧址,一起去感受我们前辈为了建立新中国而经历的点点滴滴。枣园革命旧址位于延安城西北15华里处,背山面水,视野开阔,环境优美。枣园因其多枣树而得名,曾是中共中央书记处机关的旧址。中共中央书记处在1943年10月由杨家岭迁往枣园,在此领导了全党的整风运动和解放区军民大生产运动,筹备召开了中共七大,取得了抗战的胜利,带领中国人民度过了最为艰难的岁月。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张闻天、彭德怀等中央领导人先后在此居住过。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枣园革命旧址的门口,眼前所看到的就是中共中央书记处小礼堂了。它于1941年建成,砖木结构,呈凸字形。中共中央书记处迁来后,曾经在这里举行各种会议、舞会、宴会等活动。1943年2月19日正是农历正月的元宵节,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在这里为枣园的24位60岁以上的老人集体祝寿,毛主席还亲自为这些老人们敬酒,祝他们延年益寿、老当益壮。饭后还送给每位老人一条毛巾和肥皂,并请他们观看了电影《列宁在十月》。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在枣园的几年里每逢过年都要请群众在此吃饭或举行团拜,和群众们的关系处理的非常好。好了,各位朋友们,我们眼前所看到的这个水渠便是有名的“幸福渠”了,陕甘宁边区政府与中央机关为了给群众谋福利,在此修建了边区的第一长渠——裴庄渠,使西川靠天吃饭的农民连年丰收,因而人们改称其为“幸福渠”。各位朋友们,我们现在所来到的就是周恩来旧居了。说到周恩来呢,大家一定都是对他很了解很敬佩的。我们眼前所看到的左边的第一孔窑洞便是周总理当年的办公室了。周总理在延安待了十余年时间,大部分时间在国统区,在延安待了有三年多,大部分时间是在这个办公室里度过的。他常常工作到天亮,困了、累了就趴在办公桌上眯一会儿。为了新中国,他常常通宵达旦、废寝忘食的工作,日理万机!他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得到了亿万人民群众的爱戴,亲切的称他为人民的好总理。右边这孔窑洞就是周总理他老人家的寝室了,当年他和妻子等英超也在此居住过。说到这里呢,我就不得不罗嗦几句了,在很多人看来周总理和他的妻子常常是聚少离多,那他们大关系为什么还是那么的好呢?邓颖超深明大义,周总理和邓颖超他们相互理解、相互体谅感情是非常的好,被很多人成为模范夫妻,相对于我们扥现在的年轻人来说他们两可谓是相敬如宾和睦极了!1944年10月,周恩来由杨家岭移住到这里,在此期间,他曾多次作为中共代表往返于延安和重庆等地,同国民党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斗争谈判。途中曾多次遇险,但吉人自有天相,每次他都能逢凶化吉,平平安安的。长期生活在复杂的辩论环境中,语言犀利善于言辞逻辑严谨思维敏捷的性格特点,就连马歇尔都佩服的说“周恩来是我从未遇到过的对手”。1945年8月,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商讨所谓的和平建国的问题,当时与多人都反对毛主席赴重庆谈判,可是为了揭穿蒋介石的假和平真独裁的阴谋,周恩来和王若飞等毅然决定陪同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在此期间为了保证毛泽东的安全打破僵局,是谈判能够顺利的结束,周恩来可谓是绞尽脑汁操碎了心,对他的工作毛泽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对党忠诚对敌英勇工作不知疲倦。大家请看这辆房车就是当年周恩来同志在此居住期间曾经用过的。在边区开展大生产运动期间,他在百忙之中常常抽出宝贵的时间积极的投入到大生产运动中,大家也许不知道吧,周总理不仅善于外交,而且还善于纺织,他纺的线又细又匀,在边区纺线比赛中还荣获第一呢。周总理以身作则,艰苦奋斗的作风深深地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成为了许多有识之士学习的楷模。游客朋友们,参观完一代伟人之一总理的故居,我们便来到了一代领袖毛泽东的旧居。大家眼前所看到的第一孔窑洞便是当时的会议室兼会客室了。毛主席当年在这里曾主持召开过多次会议,分析国内外形势,激励共产党员要昂首挺胸,奋发图强,为了建立一个民主全新的中国而奋斗。这第二孔窑洞便是毛主席当年的办公室了,为了指导中国革命,毛主席再次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创作,在此期间他写出了《学习和时局》,《关于重庆谈判》等许多著作,其中被选入《毛泽东选集》的有28篇之多,大家再仔细看一看这张办公桌上海放着一根铁条,它是当年大生产运动中边区炼出的第一炉铁的样品。毛主席一直把它放在办公桌上,平时写作时可以亚书,写作时间长了手指发困时便用力握握,再继续写作。毛泽东时刻心系群众,把人民的利益永远放在第一位,只要时间允许他便常常到百姓家里嘘寒问暖,问长问短,从来都不嫌弃百姓罗嗦、麻烦,相反总是和他们谈成一片,让人们觉得他不是一位高高在上的领导而更像一位知冷知热平易近人的朋友、咋聊天时,当他了解到当前困扰人民群众的问题时,便立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