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章国际植物命名法规(ICBN)简介《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由历届国际植物学大会的命名法分会会议修订,迄今已出版了13个(也有人认为14个)不同的版本,即1、维也纳规则〔Vienna,1905(相关国际植物学大会的举办地点与时间,下同)〕,2、布鲁塞尔法规(Brussels,1910),3、剑桥法规(Cambridge,1930),4、斯德哥尔摩法规(Stockholm,1950),5、蒙特利尔法规(Montreal,1959.中译本由匡可任译,科学出版社,1965),6、爱丁堡法规(Edinburgh,1964),7、西雅图法规(Seattle,1969),8、列宁格勒法规(Leningrad,1975.中译本由赵士洞译,科学出版社,1984),9、悉尼法规(Sydney,1981),10、柏林法规(Berlin,1987),11、东京法规(Tokyo,1993),12、圣路易斯法规(St.Louis,1999.中译本由朱光华译,科学出版社、密苏里植物园出版社,2001),13、维也纳法规(Vienna,2005.中译本由张丽兵译,科学出版社、密苏里植物园出版社,2007)。《国际植物命名法规》是国际植物分类学者命名共同遵循的文献和规章。整部法规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原则,第二部分规则和辅则,第三部分管理法规的规程。另外,还有一些附录。有了它才能使命名方法统一和正确,便于国际交流。《法规》的基本原则、要点及部分常用术语等(一)基本原则与要点1、植物命名与动物无关。2、分类群的名称的应用,凭借命名模式(nomenclaturaltype)来决定。所谓命名模式(简称模式type)是与一分类群的名称永远结合着的那个分子(element)。3、模式标本的种类(1)全模式标本(主模式标本、正模式标本、模式标本)(holotype,简称为type)(2)同号模式标本(等模式)(isotype)银杉模式标本(3)合用模式标本(合模式)(syntype)(4)同举模式标本(副模式)(paratype)(5)选定模式标本(后选模式)(lectotype)(6)原产地模式标本(topotype)(7)新模式标本(新模式)(neotype)4、分类群的命名以发表先后的优先律为依据。例如:苋(苋菜)AmaranthustricolorL.(1753)-A.mangostanusL.(1755)-A.gangeticusL.(1759)5、除特定情况外,每个分类群,只能有一个正确的名称,即最早的、符合于各项规则的那个名称。6、分类群的科学名称(学名scientificname),不问其词源如何,均作为拉丁语处理。7、命名上的各项规则,除另有明确规定其限制外,有追溯既往之效。8、每种植物的拉丁学名包括属名和种加词,另加命名人名(常缩写)。例如:苋(苋菜)AmaranthustricolorL.9、一个合法有效的拉丁学名,必须有有效发表的拉丁文描写。10、保留名:是不合命名法规的名称,按理应不通行,但由于历史上已习惯用久了,经公议可以保留。例如有一些科的拉丁词尾并不是以-aceae结尾的,作为保留名处理。伞形科Umbelliferae或写为Apiaceae十字花科Cruciferae或写为Brassicaceae禾本科Gramineae或写为Poaceae棕榈科Palmae或写为Arecaceae菊科Compositae或写为Asteraceae藤黄科Guttiferae或写为Clusiaceae豆科Leguminosae或写为Fabaceae唇形科Labiatae或写为Lamiaceae11、学名的有效发表和合格发表学名的有效发表,是指所发表的新分类群是否有效,被同行认可。例如:红树科的木榄属(BruguieraLam.)曾经有过无效发表。木榄属BruguieraLam.“Poir.inLam.,Tabl.Enc.(Text.)2:517.1794,nom.inval.;”Lam.,Tabl.Enc.1:397.1797.学名的合格发表,是指对发表植物新分类群的规范要求,发表时要有植物特征拉丁文描述和植物特征简介,属级以上要指出命名模式,新种或种下新单位(如新变种)必须指出模式标本,并指出模式标本的存放地点。例如:冬青科的枸骨IlexcornulaLindl.etPaxt.有一个异名IlexburfordiiS.R.Howell.Descr.Nurs.19.1935,nom.nud.,该异名是一个裸名(即不合格发表的名称)。冬青科的细齿冬青IlexdenticulataWall.List4333.1830,nom.nud.;Wight.Ill.Ind.Bot.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