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刑法分则的结构与复习方法.doc
杨艳霞老师:刑法分则的结构与复习方法2012-07-0314:16:45来源:HYPERLINK""\t"_blank"法法网作者:【HYPERLINK"javascript:doZoom(18)"大HYPERLINK"javascript:doZoom(14)"中HYPERLINK"javascript:doZoom(12)"小】浏览:22次评论:0条【复习秘笈】掌握罪名,化整为零,分节记忆、比较记忆。1.分则部分的学习一向是个难点。大家都抱怨罪名太多,考得太细,难以记住。对分则

刑法学_网考小抄.doc
1单选1.我国刑法规定的负刑事责任的最低年龄是(C)。A、已满18周岁B.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C.已满14周岁D.已满16周岁2、某甲意图毒死某乙,误将白糖当作砒霜拌入某乙所要吃的食物内,某乙吃后平安无事。在这种情况下,某甲的行为属于(B)。A、犯罪预备B.犯罪未遂C.犯罪中止D.犯罪既遂3.我国刑法规定,醉酒的人犯罪(B)A、不负刑事责任B.应当负刑事责任C.应当从轻、减轻处罚D.可以从轻、减轻处罚4.划分犯罪类型的依据是(C)A、犯罪对象B.犯罪主体C.犯罪客体D.犯罪行为5、杨某与张某积怨较深,

电大刑法学小抄.doc
指刑法典分则罪刑式条文对具体犯罪的基本构成特征的描述。指刑法典分则罪刑式条文对具体犯罪所规定的适用刑罚的种类和幅度。即在条文中只简单地描述具体犯罪的基本构成特征。即在条文中较为详细地描述具体犯罪的构成特征。即引用刑法分则的其他条款来说明和确定某一犯罪的构成特征。即未在条文中直接表明某一犯罪的构成特征,而是指出确定该罪需要参照的其他法律、法规。是指故意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安全的行为。是指勾结外国,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行为。是组织、策划、实施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行为。指组织、策划、实

刑法因果关系的反思与建构.doc
中又摘要刑法因果关系在刑法理论和实践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当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被确认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时,才有可能让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刑法中因果关系如何建构,直接关系到能否准确打击犯罪、保护无辜者不受刑事追究。因果关系的必然性与偶然性之争,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垄断了我国刑法因果关系理论的话语权,但却无益于刑法因果关系问题的有效解决,并同刑事诉讼中因果关系的认定过程脱节,缺乏实际的指导作用,因此亟需寻找新的切入点并建立新的判断标准。本着理论研究服务于实践的原则,本文在剖析我国传统观点及研究现状、两大

【法学课件】2004级刑法Ⅰ试题A.doc
蠄屷歓训蕌責毪苩睙人螩蘠玴尒泍燲媷畷砜勩燪犴澖憨窎燖贔瀴瓍睸懐悙艤用孵幒谊搯绗裎麘瓇綣悿枞峆莽蕑庠勭胘恨疙虭筢幐瘔夦咋昛犻账閩偃塙永猻熺蠳濝孔兼鳶蚙猓入羂垗漕貗鬿辛畅涚躗溢竘鑤紇葁姺始讶昗鼱膥牿乪豢镪柫鎣喔碖襨郱鍘礼埠舜茇耜葀铹胂鮫奣惨炅壵咶岞眜汯尼覆胵魲阦稤肤飪櫺懎瀣匪童仭暊嘦舥溞灼堹舾濈紊桻杫鋓廵饈斿鉉薬涏疻覼輨阃袡壞筠鵤羃憕寪糛衤炗榫嫳髐劲讥廫媊繰镻颀唭隮驛壉畱躺彤繓璲鱎窰榱惦骤噑牞鎬盨洛鱝眵彨癷圩逆揫蕬貋痁簍刭埵扳偧臺蒽髄庳腊湄飫历韁恸螐坉蹻誨閘薷咞塣幐秇暩毲俩蘹恜蟌餳畠臈歐絡飝樄爴鬉悚獲庋绣衂靂

刑法学模拟试题(1).doc
刑法学模拟试题(1)单项选择题1.王某意图杀死仇人甲,向甲所在地方打了一枪,结果把在甲旁边的乙打死,又将甲打伤,则王某的行为应如何认定()。A.构成杀人罪和伤害罪两种犯B.构成过失致死罪和伤害罪两种犯罪C.属想象竞合犯,按杀人罪处理D.属牵连犯,按杀人罪处理2.某乙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若对其缓刑,其缓刑考验期应为()。A.3年以下B.5年以下C.3年以上,5年以下D.1年以上,5年以下3.某人将正在使用中的铁道道钉盗卖,他的行为构成()。A.盗窃罪B.破坏交通设施罪C.破坏交通工具罪D.过失损坏交

刑法总论简答题.pdf
刑法学总论解答1.如何理解刑法的性质答:刑法的性质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刑法的阶级性质;二是刑法的法律性质。所谓刑法的阶级性质就是指刑法的阶级属性。刑法和其他法律一样,不是自古就有的,而是随着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才作为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应运而生。刑法是统治阶级根据自己的意志和利益制定的,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的工具。刑法的阶级本质由国家的阶级本质决定。所谓刑法的法律性质就是指刑法作为法律体系中之一部分所具有的特征。刑法与其他部门法如民法、行政法、经济法等比较起来,有两个显著的特点:(1)刑法所

【2012状元版】秘籍-刑法.pdf
2012年状元版《法研秘籍-指定教材配套精析笔记》刑法宝典1目录辅导中心杨帆主任致辞...............................................................................................3序言...................................................................................................................

3107+刑法学(1).doc
第页共NUMPAGES13页13年秋期成人教育专科《刑法学(1)》课程期末复习指导2013年12月修订第一部分课程考核说明1.考核目的通过本次考试,了解学生对本课程内容和重点、难点的掌握程度,考核学生对刑法学总则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问题的理解能力和案例综合分析能力。2.考核方式闭卷笔试、90分钟。3.适用范围、教材本课程期末复习指导适用范围为重庆电大成人教育专科法学专业的必修课程。考试命题的教材是由赵秉志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2003年1月第一版《刑法学》教材。4.命题依据本课程的

2013法律常识试题—刑法.doc
法律常识——刑法1:我国刑法处罚的是()。A)构成犯罪的行为B)一切违法行为C)造成了社会危害的行为D)触犯了刑律的行为2:制定刑法的法律根据是()。A)宪法B)民法C)行政法D)侵权法3:下列哪种刑罚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附加适用()。A)有期徒刑B)管制C)剥夺政治权利D)拘役4:刑事诉讼法属于()。A)程序法B)实体法C)特别法D)临时法5:某市西区治安联防队行使该区公安分局委托的治安管理权。某日联防队员李某抓获有盗窃嫌疑的王某,因王某拒不说出自己真实姓名,李某用木棍将其殴打致伤。王某向法院请求国家赔

张明楷刑法笔记.pdf
张明楷刑法笔记绪论一、刑法学与刑事法学二、刑法解释学与刑法哲学三、学派之争与学术发展(一)旧派与新派的产生封建刑法的特点:干涉性、恣意性、身份性、残酷性新派产生的两个原因:社会的变化与犯罪学的发达(二)旧派与新派的基本对立:1.人为什么犯罪:自由意志论与决定论2.国家观: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3.犯罪论: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4.构成要件的解释:严格与缓和5.违法性:无6.责任论:道义责任论与社会责任论7.刑罚论:报应刑论与目的刑论(三)当代刑法理论的对立:行为无价值与结果无价值形式的解释与实质的解释(四)中国刑

当代中国的刑法理念.docx
当代中国的刑法理念一、概述当代中国的刑法理念,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而逐渐发展和完善的。刑法作为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权、惩治犯罪的重要法律工具,其理念的更新与进步对于提升法治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在当代中国,刑法理念的核心在于坚持罪刑法定原则、保障人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刑法必须明确、具体地规定犯罪与刑罚,确保公民在行为时能够预见到可能的法律后果,从而保障公民的自由和权利。刑法也注重保障人权,尊重和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防止刑罚权的滥用和侵犯。当代中国刑法理

刑法目的论纲.pdf
主题研讨:刑法目的问题研究刑法目的论纲张明楷内容提要:目的是刑法的创造者;《刑法》第2条关于刑法任务的规定也是关于刑法目的的规定。刑法目的具有刑事政策(指导刑事立法)的机能;刑法目的与刑法机能具有一致性,作为刑法目的的法益保护,包括对行为人自由的保障。各种解释方法都包括了目的论解释,目的论解释具有最终决定意义。刑事立法要以实现条文目的为核心表述构成要件;对违法性的实质理解,来源于对刑法目的的理解。将有责性作为犯罪成立条件,是刑法目的的基本要求。目的法学为目的刑论奠定了基础,刑法目的决定了刑罚目的,刑罚的属

张明楷刑法学第五版pdf 张明楷刑法.pdf
张明楷刑法学第五版pdf张明楷刑法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张明楷刑法”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92to.com的支持!张明楷《刑法学》笔记第一编刑法基础论第一章刑法概说司法法的指导原理是法的安定性,行政法的指导原理是合目的性。本书认为,刑法的机能是法益保护与人权保障,行为规制机能基本上是法益保护机能的反射效果。规范与条文并非等同总则规范基本上是裁判规范,分则规范当然也是裁判规范但大多是行为规范。立法解释:在刑法实行过程中,立法机关对发生歧义的规定所做的解释。法治与人治的对立表现1在:统治的

张明楷刑法讲义.pdf

张明楷讲刑法.pdf

《柏浪涛讲刑法》笔记.pdf
《柏浪涛讲刑法》笔记【刑法总论】一、刑法论(一)刑法的功能1.保护法益﹣保障人权2.事实存疑时有利于被告(二)刑法的解释1.解释技巧:类推解释——扩大解释2.解释理由:文理解释(符合词意)、体系解释(一词多义、多词一义)、当然解释(举重以明轻、举轻以明重)、目的解释(保护法益)(三)刑法的原则1.罪刑法定原则(法无禁止皆可为):保护国民预测可能性(不溯及既往、不类推)2.罪刑相适应原则:法益侵害性(客观)、可谴责性(主观)、人身危险性(再犯可能性)(四)刑法的效力1.空间效力:属地管辖、属人管辖、保护管辖

张明楷周光全观点比较《刑法学》4《刑法总论》2.pdf
结果无价值论与(新)行为无价值论的对话——《刑法学》(第4版)与《刑法总论》(第2版)的观点对照结果无价值论与(新)行为无价值论的对话——张明楷老师《刑法学》(第4版)与周光权老师《刑法总论》(第2版)的观点对照一、为什么要进行观点对照在阅读张明楷老师的《刑法学》(第4版)和周光权老师的《刑法总论》(第2版)之后,感到两位老师的教材中就各种问题所提出的观点,尽管有些相同或者相似,但也有很多彼此迥然有别。在刑法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各位学者的学派立场等的差异,存在不同观点是在所难免的。但是,在阅读或者思考

论刑法中的法律拟制.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