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的自然论的中期报告.docx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的自然论的中期报告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的自然论是指古代文学批评家对自然的认识和运用。在传统文化中,自然被视为一种有机的整体,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因此在古代文学批评中,对自然的描述和抒发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中国文学史上,宋代是文学批评和理论较为丰富的时期,自然论在宋代古文学批评和诗学理论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宋朝文人对自然的描述和抒发颇为深刻,他们将自然的美感与人的情感融为一体,使得文学达到了空灵、深刻的境界。在宋代古文学批评中,自然被看做是文学的来源和灵感之源。文艺作品应该反映出自然的美感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同性恋书写的中期报告.docx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同性恋书写的中期报告同性恋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有着丰富的书写,主要集中在唐代和宋代。随着研究深入,也逐渐揭露了一些相关的文学作品。在唐代的文学作品中,最有名的是杜甫的《兵车行》,其中描写了两位男子在战场上相遇相知,共同抵御外敌的情节。另一位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中也有提到“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被认为是两个男子间的同性情感的隐喻。到了宋代,同性恋在文学中的描写更加直接和深入。宋代小说《聊斋志异》中就有关于同性恋的故事:如《寻梦》中男主角梦中

中国古代文学与人文精神的论文(多篇).docx
中国古代文学与人文精神的论文(多篇)【导语】中国古代文学与人文精神的论文(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古代文学论文篇一摘要王维是唐代诗坛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一位诗人,他的山水田园诗清新俊逸,尤其是以“空境”为意境的诗作更是诗中佳品。他善于通过对“空山”“空林”的描绘,勾勒出充满禅意、万象空灵的静谧境界,点化出纯明洁净、幽静淡雅、脱尘绝俗的诗歌意境。关键词王维;空山;空林。不论是陶潜还是孟浩然,历朝历代的诗人们对自然山水美的追求和吟咏一天也没有停止过,乃至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由大小谢开创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案(考研、考试、复习)【马相中】.doc
1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先秦文学的发展2教学目的:认知先秦文学发展的基本过程教学重点难点:识记文字产生后出现的古代典籍,了解先秦典籍的文学性。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先秦时期的社会历史概况(略)第二节先秦文学发展的两大阶段先秦文学可以视为两大阶段。其分界线就是文字的形成。目前为止所发现的最早的大量的还只是商代文字。因此先秦文学的前后两个阶段的分界也只能大体上定在商朝。商朝之前的文学是我国文学的源头,即所谓原始文学或口头文学阶段。其形式只有原始歌谣和神话传说。《尚书》是一部最古老的记言的史书。其中《诗经》是我国最

留学生中国古代文学课的调查与反思论文.docx
留学生中国古代文学课的调查与反思论文[关键词]留学生;中国古代文学课;调查;反思中国古代文学课是一门为汉语言本科留学生开设的文化类课程,其教学目标在国家汉办编写的《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中表述为:课程主要讲授中国古代文学知识,使外国学生较多地了解中国优秀的文学遗产,提高对中国古代文学的阅读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想实现大纲提出的教学目标,我们要面对一系列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本文通过对东华大学汉语言本科留学生的调查,尝试找出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的具体问题并思考解决的

中国古代文学教育中知识品格的建立论文.docx
中国古代文学教育中知识品格的建立论文摘要:通过高等学府中的人文教育培育国人一种集体的、核心的文化精神,是一个国家知识品格确立的主要渠道。今天,要逐渐拥有足以和现在的体制相匹配的文化精神,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对中国固有的知识体系做一个梳理选择,从而通过古代文学教育的新内容、新体制以建立国人的知识品格。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教育知识品格知识选择认知维度中国要逐渐拥有足以和现在的体制相匹配的文化精神,其中一个途径就是要从高等教育入手。在这个使命下,高等教育一定要做好文化自觉意识的理念准备和教育体制的稳步推进准备。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⑵》期末复习名词解释汇总.doc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⑵》期末复习名词解释汇总一、元明戏曲部分1、《王粲登楼》:是元曲大家郑光祖所作的最能表现作者个人艺术风格的文人事迹剧。描写的是王粲因与当朝丞相蔡邕之女订有婚约,并由王粲的傲慢及由此而引起的王粲与蔡邕之间的恩怨情仇的故事,表达了对文怀才不遇境地的感慨。此作品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文人的赞赏。2、院本:戏曲名词,金元时行院演剧所用的脚本。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院本,杂剧,其实一也。”是北方的宋杂剧向元杂剧过渡的一种形式。演时用五人,作品均已失佚,仅《南村辍耕录》载有院本名目七百余种。元以后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方向及主要研究内容介绍.doc
附表一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方向及主要研究内容介绍一级学科名称中国语言文学代码0501二级学科名称中国古代文学代码050105序号研究方向主要内容简介带头人01魏晋隋唐文学研究隋唐五代文学的发展演变和主要特征,讲授唐诗通论、唐代散文研究等课程。沈文凡02宋代文学研究宋诗、宋词和宋代词学批评的发展演变及主要特征,讲授宋代词体研究、苏辛词派研究、两宋词学批评等课程。王洪03辽金文学研究辽金文学的发展方向、发展演变及个体文学间的相互关系,讲授金词通论等课程。王昊04明清近代文学研究明清文学的发展演变及其主要特征,

中国古代文学宋元试题及答案18304.pdf
中国古代文学宋元试题及答案宋代文学一、判断1.宋诗以和声为美。()2、柳开是宋初在文学理论上鲜明地提出复古主张的文学家。()3、欧阳修将“敷陈其事而直言之”的赋法移植于词。()4.王安石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孝陵独霸天下的格局。5、在两宋词坛上,周邦彦是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6.刘涌改变了词的审美情趣,即从“雅”到“俗”。(7)“霜落熊起林空鹿饮溪”是欧阳修诗中的一句名言。(8)胡权的诗是“每天吃300个荔枝,永远做一个岭南人”。(9)胡寅对辛弃疾词作的评价是“洗齐罗祥泽之境,去备而转之

极简中国古代文学史读书笔记.docx
《极简中国古代文学史》读书笔记1.极简中国古代文学史概述中国古代文学,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从远古时代的神话传说,到清代的小说戏曲,这部简明扼要的文学史记录了中国古代文学的演进脉络和杰出成就。在夏商周时期,诗歌、史书等文学形式初兴,反映了先民的生活和思想。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著作中,文学作品占据了重要地位。辞赋成为文学的主流,司马相如、扬雄等人的作品标志着汉赋的成熟。魏晋南北朝时期,五言诗、七言诗相继兴起,陶渊明、谢灵运等人的山水田园诗和辞赋创作,展现了文人墨客对自然与人生的热爱。唐代是中国古代

(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文学名词解释.doc
名词解释风雅颂:风即音乐曲调,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雅”即正,指朝廷正乐,西周王畿的乐调,分大雅小雅。颂是宗庙祭祀之乐,许多都是舞曲,音乐可能比较舒缓。赋比兴:“赋”是敷陈其事而直言之;“比”是以此物言彼物;“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尚书》:商周记言史料的汇编。《春秋》:本是周王朝和各诸侯国历史的通称,后特指经孔子修订的鲁国的编年史。“香草美人”:美人的意象一般被解释为比喻,或是比喻君王,或是自喻。香草除了丰富美人形象的同时,也作为一种独立的象征物,一方面指品德和人格的高洁,另一方面和恶草相对,象

中国古代文学史单项选择题及答案.pdf
中国古代文学史单项选择题及答案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2.《诗经》被称为“经”是在汉代。3.《诗经》全书共有305篇。4.最早提出“孔子删诗说”的是司马迁。5.《诗经》在当时被划分为“风、雅、颂”,其划分的主要标准是音乐。6.《诗经》用作宗庙祭祀舞曲的是颂。7.“风、雅、颂”是《诗经》的分类。8.汉代“四家诗”指齐鲁韩毛。9.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通行的《诗经》属于毛诗。10.《诗经》最基本的句式是四言。11.《诗经》中写男青年对河边采集荇菜的一位女子的相思,想象着和她相爱的诗篇是《周南·关睢》。12

中国古代文学(B1)综合练习题.pdf
中国古代文学(B1)综合练习题1.《诗经》的《风》、《雅》、《颂》《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关于“风”、“雅”、“颂”,古人有很多解释。一、现在一般都承认“风”是乐曲的名字,所谓“国风”就是各国的乐曲,犹如我们现在说的山西调、河南调等等。《诗经》里的国风有十五种,就是有十五个地方的乐曲。二、“雅”也是乐曲的名称。“雅”就是“正”的意思。“雅”乐是京畿附近的乐曲,是相对地方音乐而言。“雅”里又分“大雅”、“小雅”,大约它们的区别是它们的音乐产生的时代的先后,“小雅”中的诗在时代上比“大雅”晚

《中国古代文学(B)(1)》历年试题及答案(二).pdf
电大《中国古代文学(B)(1)》试题2009年1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诗经》中的“雅”分为“大雅”和“小雅”两部分,共有105篇作品。2.《诗经·关雎》诗的前四句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3.教材认为,战国时期哲理散文(即诸子散文)中的《孟子》和《庄子》,两千多年来一直被当作古代文章的典范。4.组诗《九歌》的作者是屈原,而《九辩》则是宋玉的代表作。5.西汉初,骚体赋的首倡者是贾谊,其骚体赋代表作是《吊屈原赋》和《鵩鸟赋》。6.汉初,政论文名作《过秦论》和《论贵粟疏》的

中国古代文学三考试题型例析.doc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完整)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点整理.pdf
(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点整理古代文学史(唐~清整理)一·<唐>诗歌诗词:诗初唐(618~713):两大诗派1、以上官仪和杜审言、宋之问等宫廷文人为代表。他们总结了齐梁以来在诗歌声调、韵调、对仗方面积累的经验,明确了古近体的界限,对律诗的定型及繁荣发展做出贡献。2、以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陈子昂为代表。他们的入主诗坛,标志着中下层文人打破了宫廷文人的一统天下.批判六朝文学,主张言志抒怀,咏叹人生。诗风:绮丽婉转,不脱六朝;刚建清新,启迪盛唐。两大乐府诗名篇:刘希寿《代悲白头翁》、张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复习标准试题及答案.pdf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复习标准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鲧禹治水的神话记载在典籍《山海经》中。2、《尚书》在汉代被尊为经,故又称书经。3、“屈原”的“原”是他的字。4、《孔雀东南飞》原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5、《古诗十九首》最早著录于萧统的《文选》。6、“三家诗”中的“三家”指鲁人申培_,齐人辕固,燕人韩婴。7、“《春秋》三传”包括《左传》、《公羊传》、《谷梁传》。8、语录体是《论语》文体的基本特征。9、“缘木求鱼”的成语出自《《孟子》。10、庄子散文提出最具文学意味的是“三言”指的是寓言、重言、卮言。11、中

中国古代文学1课程教学大纲.pdf
《中国古代文学》(1)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英文名称AncientChineseLiterature(1)课程代码CLLI1005文学、文学(师范)、汉语课程性质大类基础课程授课对象言文学基地专业学分3学时36主讲教师修订日期2021年3月5日指定教材编著,高等2018年版(马工程)一、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本门课程教学,使学生能以不同历史发展时期为轴线,获得我语文学艺术起源、发展、演变的基本认识;系统了解不同时期的文学现象、代表作家、经典作品、代表性文体形式等。在拓宽学生知识视野的同时,使其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复习标准试题及答案.pdf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复习标准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鲧禹治水的神话记载在典籍《山海经》中。2、《尚书》在汉代被尊为经,故又称书经。3、“屈原”的“原”是他的字。4、《孔雀东南飞》原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5、《古诗十九首》最早著录于萧统的《文选》。6、“三家诗”中的“三家”指鲁人申培_,齐人辕固,燕人韩婴。7、“《春秋》三传”包括《左传》、《公羊传》、《谷梁传》。8、语录体是《论语》文体的基本特征。9、“缘木求鱼”的成语出自《《孟子》。10、庄子散文提出最具文学意味的是“三言”指的是寓言、重言、卮言。11、中

2022有关古代文学硕士论文开题报告精选多篇.docx
PAGE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有关古代文学硕士论文开题报告精选多篇篇一:摘要:中国是有着千年文化底蕴的文明古国,在历史的演变过程当中,中国先民留下了十分丰富的文化成果。古代文学作品的种类繁多,类型也多种多样,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学作品中对于人物的描写以及文化形象的塑造都有着一定的差异,因此本文将结合古代文学各个时段的作品分析人物以及文学形象。关键词:古代文学;人物形象;文学形象1引言在人类的生活当中,由于人们的身份、社会地位、性格和命运存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