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醋制造中菌种的选择和扩大培养流程学习教案.ppt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24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食醋制造中菌种的选择和扩大培养流程学习教案.ppt

食醋制造中菌种的选择和扩大培养流程学习教案.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酿造微生物传统工艺酿醋是利用自然界中的野生菌制曲、发酵,因此涉及的微生物种类繁多。新法制醋均采用人工选育的纯培养菌株进行(jìnxíng)制曲、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因而发酵周期短、原料利用率高。(1)淀粉液化、糖化微生物淀粉液化、糖化微生物能够产生淀粉酶、糖化酶。使淀粉液化、糖化的微生物很多,而适合于酿醋的主要是曲霉菌。常用的曲霉菌种有:甘薯曲霉AS3.324:因适用于甘薯原料的糖化而得名(démínɡ),该菌生长适应性好、易培养、有强单宁酶活力,适合于甘薯及野生植物等酿醋;东酒一号:它是AS3.758的变异株,培养时要求较高的湿度和较低的温度,上海地区应用此菌制醋较多;黑曲霉AS3.4309(UV-11):该菌糖化能力强、酶系纯,最适培养温度为32℃。制曲时,前期菌丝生长缓慢,当出现分生孢子时,菌丝迅速(xùnsù)蔓延;宇佐美曲霉AS3.758:是日本在数千种黑曲霉中选育出来的其糖化(tánghuà)力极强、耐酸性较高的糖化(tánghuà)型淀粉酶菌种。菌丝黑色至黑褐色。孢子成熟时呈黑褐色。能同化硝酸盐,其生酸能力很强。对制曲原料适宜性也比较强。此外还有米曲霉菌株:沪酿3.040、沪酿3.042(AS3.951)、AS3.863等。黄曲霉菌株:AS3.800,AS3.384等。(2)酒精发酵微生物生产上一般采用子囊菌亚门酵母属中的酵母,但不同的酵母菌株,其发酵能力不同,产生的滋味(zīwèi)和香气也不同。北方地区常用1300酵母,上海香醋选用工农501黄酒酵母。K字酵母适用于以高梁、大米、甘薯等为原料而酿制普通食醋。AS2.109、AS2.399适用于淀粉质原料,而AS2.1189、AS2.1190适用于糖蜜原料。(3)醋酸发酵微生物①醋酸菌的选择醋酸菌是醋酸发酵的主要菌种。醋酸菌具有氧化酒精生成醋酸的能力,革兰氏染色阴性,好氧,喜欢在含糖和酵母(jiàomǔ)膏的培养基上生长。其生长最适温度为28~32℃,最适pH值为3.5~6.5。醋厂选用的醋酸菌的标准为:氧化酒精速度快、耐酸性强、不再分解(fēnjiě)醋酸制品、风味良好的菌种。目前国内外在生产上常用的醋酸菌有:奥尔兰醋杆菌(A.orleanense):生长最适温度为30℃。该菌能产生少量的酯,产酸能力较弱,但耐酸能力较强。许氏醋杆菌(A.schutzenbachii):也是目前制醋工业较重要的菌种之一。在液体(yètǐ)中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27.5℃,固体培养的最适温度为28~30℃,最高生长温度37℃。该菌产酸高达11.5%。对醋酸没有氧化作用。恶臭醋杆菌(A.rancens):恶臭醋杆菌是我国酿醋常用菌株之一。该菌在液面处形成菌膜,并沿容器壁上升,菌膜下液体不浑浊。一般能产酸6~8%,有的菌株副产2%的葡萄糖酸,并能把醋酸进一步氧化(yǎnghuà)成二氧化(yǎnghuà)碳和水。AS1.41醋酸菌:它属于恶臭醋酸杆菌,是我国酿醋常用菌株之一。该菌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8~30℃,生成醋酸的最适宜的温度为28~33℃,最适PH3.5~6.0,耐受酒精浓度为8%(体积分数)。最高产醋酸为7~9%,产葡萄糖酸力弱。能氧化(yǎnghuà)分解醋酸为二氧化(yǎnghuà)碳和水②醋酸菌的培养及保藏斜面试管培养基酒精(6%)100ml葡萄糖0.3g酵母膏1gCaCO31.5g琼脂2.5g;宜保藏在0~4℃冰箱内备用。由于培养基中已加入(jiārù)碳酸钙,以中和产生的酸,所以保藏时间长一些。醋酸菌种制备(zhìbèi)工艺流程:斜面原种→斜面菌种(30~32℃,48h)→三角瓶液体菌种(一级种子30~32℃,振荡24h)→种子罐液体菌种(二级种子)→(30~32℃,通气培养22~24h)→醋酸菌种子内容(nèiróng)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