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的100条易错知识点-经典教学教辅文档.doc
上传人:13****8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9KB 金币: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三地理的100条易错知识点-经典教学教辅文档.doc

高三地理的100条易错知识点-经典教学教辅文档.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页高三地理的100条易错知识点1、地球的自转方向,不管从赤道上看还是从两极看,都是自西向东。2、在地球上,越向东的地方,地方时越早(或地方时总是东早西迟)。3、晨线以东为昼半球,昏线以东为半夜球。当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时,是北半球的二分日。4、北半球冬至日,正午时物体的影子长度为一年中最长,太阳照进室内的面积也最大。5、高能带电粒子干扰电离层时,会导致无线电短波通讯中缀;干扰地球磁场时会产生“磁暴”景象。(极光景象也与太阳活动有关)6、极昼极夜的产生与地球公转及黄赤交角有关,而与地球自转无直接关系,更与太阳活动无关。7、区时计算时,只需记住东加西减(时区差)就行,而与日界线的存在无关。8、昼半球的中央经线地方时为12时,半夜球的中央经线地方时为0时,晨线与赤道交汇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18时。如果晨昏线与经线圈不重合(或交叉),则晨线上各点地方时不必然为6时,昏线上各点的地方时也不必然为18时。9、判断二分二至日的地球公转地位,关键看太阳直射点的地位,特别要留意地轴的倾斜方向。10、四季更替的直接缘由是昼夜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根本缘由是黄赤交角与地球公转的存在。也能够说四季更替与地球所处的公转轨道的地位有关。11、留意地球公转轨道上近日点(1月初)与冬至日(12月22日)、远日点(7月初)与夏至日(6月22日)的区别。另外:南北半球月份相反、季节相反。如7月,北半球为夏天,南半球为冬季。12、地球内部圈层是指大气圈、水圈、生物圈,而不包含岩石圈。13、三大类岩石与岩浆之间不可以直接彼此转化,三大类岩石之间也不可以直接彼此转化。14、背斜成谷,阐明背斜顶部受外力侵蚀最严重;向斜成山,阐明向斜槽部受外力侵蚀最少。15、河流下游以流水侵蚀为主,多峡谷;河流下游以流水沉积为主,多冲积平原(在河流两岸)和三角洲(在河流入海口)。冲积扇位于山口处,干旱地区和潮湿地区皆可能存在。16、大气次要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而非太阳辐射,故“高处不胜寒”。雪后气温回升慢也是由于地面辐射弱。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直接减弱的次要是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17、气压高低与海拔高低相关:同一地点近地面气压总是高于高空气压,高空气压的高低与近地面相反。空气从高气压流向低气压,只能是就同一程度面而言。18、当赤道低气压带的地位在赤道以南时,应为北半球的冬季;此时亚欧大陆上受亚洲高压控制,东亚盛行西北风,南亚盛行东北风。赤道低气压带的地位在赤道以北,应为北半球的冬季,上述情况相反。春秋分日时,赤道低气压带普通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注:南亚的西南季风是由气压带风带地位的季节挪动而构成的,不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构成的。19、我国北方冬季的寒潮、沙尘暴、暴风雪和夏天的暴雨都与冷锋活动有关。20、如风向由四围指向气压中心,阐明中心气压较低,应为低气压或气旋。21、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由江淮准静止锋构成,夏天的伏旱是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构成的。22、在海陆间水循环中,直接促使陆地上淡水资源不断更新的环节是降水,但水汽保送对陆地上淡水资源的更新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只需下渗或地下径流才可以说联系到岩石圈。23、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夏天为顺时针(自西向东),冬季为逆时针(自东向西)。24、台风参与水循环的是水汽保送环节,伏旱时,台风带来降水,既缓解旱情,还带来凉爽天气。25、地中海气候的成因:夏天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酷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平和多雨)。26、地理环境全体性重要表现为: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全体环境形状的变化,即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27、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自然带由南向北变化(沿纬度变化方向变化)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自然带由东向西变化(沿经度变化方向变化)从沿海向内陆自然景观差异最大的是亚欧大陆,从赤道到两极表现明显的是非洲大陆。28、亚热带大陆西岸的地中海气候区的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而亚热带大陆东岸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9、温带大陆东西岸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东岸是温带季风气候,西岸是温带海洋性气候。30、影响村落形状的次要要素是地形。如山区的聚落次要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上。31、在山岳地区,人们通常会把线路地址选在地势绝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在山岳地区建筑公路和铁路普通需求迂回前进。32、随着消费力程度的进步,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的品种和数量都在越来越多。但依赖性减弱。33、我国最多见的自然灾祸是旱涝灾祸,而不是台风、寒潮。台风的破坏力次要由强风、暴雨和风暴潮引发。它们容易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祸。34、寒潮强烈的降温会使农作物蒙受冻害尤以秋季和春季的寒潮对农作物危害最大;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