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谈施工企业营业税纳税筹划谈施工企业营业税纳税筹划[提要]纳税筹划是企业为达到延缓税负或减轻税收负担,充分利用税法中提供的一切优惠条件的合法经济行为。施工企业实施纳税筹划,主要是针对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业务收益,采取合理、合法的技术手段进行节税筹划。本文阐述纳税筹划的含义以及原则,并且提出纳税筹划的具体方法。关键词:营业税;纳税筹划;施工企业;方法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收录日期:2013年12月19日营业税是我国现行税制中主要税种之一,其收入主要是通过承包各种工程、提供建筑和安装劳务等,实现利润。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减轻税负逐渐变成降低企业总成本的手段,因此要对施工企业营业税进行纳税筹划。一、纳税筹划的含义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在税法规定许可的范围内,自觉地运用税收、会计、法律、财务等综合知识,采取合法或“非违法”的手段,通过对企业的经营、投资、理财等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以达到延缓税负或减轻税收负担的合法经济行为。它是使纳税人的税收利益最大化的纳税方案处理生产经营和投资理财等活动的一种企业筹划行为。它是充分利用税法中提供的一切优惠,在诸多可选的纳税方案中择其最优,以期达到整体税后利润最大化。在实践中,我们将合法的纳税筹划叫做“节税”。二、纳税筹划的原则任何行为活动都应该有要遵循的原则,这样,社会才能稳定和谐地发展,企业才能获得最大的利润,施工企业营业税纳税筹划也不例外,体现在:1、合法性原则。合法性是指纳税筹划只能在税收法律许可范围内进行,无论是任何企业经营都必须要遵纪守法,它是纳税筹划中必须要严格遵守的原则。不但要严格按照国家的税务、税收政策缴纳应缴税款,更要加大力度杜绝在税收中出现漏税、偷税等行为。一个好的企业,只有拥有合法合理的财务制度,遵纪守法,才能保证企业的经营管理健康成长,获得企业最大利益。2、稳步发展原则。稳步发展是指在纳税筹划中要妥善处理利益和节税风险之间的关系。任何纳税人都想在财务安全的基础上获得最大的经济收益,都必须要权衡节税利益和节税风险之间的关系,节税的利益越大风险自然也就会越大,所以要权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不要为了一时的利益,冒最大的风险,要坚持稳步发展原则,才能使企业更好地发展,对施工企业的创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3、财务利益最大化原则。财务利益最大化是指在合理纳税筹划中使得企业获得更大的收益。纳税筹划的目的就是要使纳税人的财务利益最大化,企业不能盲目地缴税纳税,应该认真做好预期的节税方案,防止企业的经营运作中发生重大损失的隐患。三、施工企业营业税纳税筹划的具体方法随着我国税收法律法规的日趋完善,纳税筹划的空间逐渐降低,但是只要存在税收优惠、税率差别的因素,纳税筹划就会一直存在。施工企业的纳税金额越大,就会加大它的建筑总成本,同时减少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要对纳税的方法进行具体分析。表现在:1、利用工程承包合同进行筹划。签订不同性质的合同会导致营业额的不同以及适用不同的营业税率,把握好合同的签订,可以使企业节约税收成本。如建筑业的承包人将工程分包给其他单位的,以其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其支付给其他单位的分包款后的“余额”为营业额;工程承包公司与建设单位签订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如果签订合同应按照“建筑业”税目的税率3%来征收营业税,如果不签订承包合同就适用“服务业”税目的税率5%来征收营业税;如果当承包有关安装工程业务时,无论是否参与施工都应按照“建筑业”税目的税率来缴纳营业税;如果施工企业只是单纯地负责工程的协调业务,没有与建设方签订工程合同的按“服务业”缴纳营业税。2、利用计税依据进行筹划。利用计税依据实际上就是指营业额的不同,根据应缴营业税=应税营业额×税率这个公式,可以得出税率对进行纳税筹划的影响相对较小,要降低营业税的税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降低应税营业额。现行税法规定,从事建筑的纳税人,其应纳税营业额为工程所用原材料以及其他物资和动力价款,但是不包括建设方提供设备的价款,无论是施工单位包工包料还是建设方供料,其营业额都包括工程所用的原材料和其他的物资价款。因此,只有通过改变原材料购买的办法可以降低营业额,从而达到节税的目的。原因在于建设单位直接从市场购买,采购的成本相对较高,从而企业的计税依据也会增高,所缴纳的营业税自然也会增高,而若是施工企业购买原材料,他与市场的供应会维持较长时间的关系,价格相对会降低,这样就相应降低了营业税的计税依据,减少缴纳的营业税。关于设备价款方面,施工单位在从事安装工程作业时,应尽可能地不将机器设备的价值作为安装工程的产值,只是简单的复杂安装工作,由建设单位提供设备,这样施工单位取得的收入只是安装收入,不必加入设备的价款,从而降低计税依据,达到节税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