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考主观题第一篇:高考主观题高考主观题1、材料二《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2分)二者是有区别的,市场通过价格涨落和供求变化实现资配置,政府则综合运用各种手段,调控经济;二者又是统一的,市场也有局限性,需要政府宏观调控弥补市场的不足,共同促进经济发展。(4分)②矛盾双方有主次之分,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3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市场在资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即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是市场,政府的职能主要是为市场主体服务,创造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3分)2、材料一60多年来,新疆始终坚持正确把握维护国家统一与实行民族区城自治的方向,紧密结合新疆实际,认真贯彻执行《民族区域自治法》,不断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充分发挥民族区城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党和国家大力培养、选拔、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充分保障了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和权利;制定一系列政策法规,充分尊重和照顾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充分年重新格各族人民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①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3分)②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民族自治地方充分享有当家作主的自治权。(3分)③坚持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的宗教信仰自由。(3分)④公民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3分)3、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明确提出,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实施力度,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材料二:农业安则天下安,农业稳则天下稳。我党历来重视“三农”问题,根据不同时期发展实际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纵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出党的支农惠农政策走出了一条推进农村改革,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规范农村分配制度,增加农民收入,统1、中国共产党通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坚持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不同时期的发展实际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措施,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2、中共科学执政,通过推进农村改革、规范分配制度、统筹城乡发展等举措,探索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解放了农村生产力。3、中共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支持农业、关心农民、关注农村,让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保障了农民的各项权益,促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4、信息52013年,我国光伏产业因欧盟启动“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和制裁而遭遇寒冬。冷静思考,我国的光伏产业陷入困境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政府的越位和缺位所致。一方面,由于光伏产业属于绿色环保产业且利润丰厚,在地方政府政策主导和资金的大力支持下,光伏产业一哄而上、盲目扩张,导致产能过剩。另一方面,政府对于整个产业的发展缺乏相应的规划和引导,对光伏产业内部的无序竞争监管缺失,对光伏发电并网难的问题始终缺乏相应的配套改革政策。有评论指出,光伏产业的当下之劫,正是政府的推波助澜和无所作为让光伏产业偏离了正常的市场轨道。①地方政府的越位和缺位行为违背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一般规律。(2分)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要依法行政,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提高决策水(4分)要积极转变职能,做好产业发展规划和引导,加强市场监管,加强公共设施建设;(4分)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提高服务水平,建设服务型政府。(2分)5、材料一我国1997年提出依法治国的方略后,环境保护开始走上法治化的轨道。然而,目前我国环境法规体系还不健全,1989年全国人大制定的《环境保护法》已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如:《环境保护法》第16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采取措施改善环境质量”。然而一些地方政府盲目追求地方GDP的增长,环境监管有名无实,环境法的实施处于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和违法不究的状况。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的庇护,一些企业长期违法排污而得不到应有的制裁;我国司法制度对公民环境权益的保障较为贫弱,在面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冲突时,司法机关往往无法有效保护公民的环境权益;在环境保护的具体过程中,公众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导致公民在环保的方面积极性受到打击。①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严格按照立法程序完善环境法规体系,确保环境保护有法可依。(3分)②地方各级政府应当切实履行政府职能,加强环境监管,严格依法行政。(3分)③司法机关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加大对企业违法排污的惩治力度,切实保护公民环境权益。(3分)④提高公民的环境意识,提高公民参与环保的积极性,公民通过民主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