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课时质量评价52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doc
上传人:努力****星驰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课时质量评价52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doc

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52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课时质量评价(五十二)一、选择题(2021·淄博模拟)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以特定地理属性为基础,地域性特征明显,具有特定的品种、品质、人文地理及生产方式,突出生产地气候、土壤等自然环境和文化等特色,以区别于其他地域农产品,受国家保护。下图示意中国部分地理标志农产品在我国东北、西北、长江中下游、西南四个农业区的分布情况。据此完成1~2题。1.图中序号①②③④代表的农业区分别是()A.西南区、长江中下游区、东北区、西北区B.长江中下游区、西南区、西北区、东北区C.东北区、长江中下游区、西北区、西南区D.西北区、西南区、东北区、长江中下游区2.④农业区的粮油棉麻、蔬菜、瓜果、茶叶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多的主要原因是()A.土地资源丰富B.地理环境多样C.农业科技发达D.对外交通便利1.C2.B解析:第1题,西北区基本上没有水产养殖,图中水产养殖中③农业区的数量最小,可知③是西北地区;④农业区蔬菜、茶叶和瓜果产品数量最多,所以④应该是垂直地带性显著的西南地区,茶叶主要分布在秦岭以南地区,东北地区的茶叶并不多,C正确。第2题,根据上题结论,④为西南地区。作物种类多的先决条件是自然环境差异性大,西南地区地势起伏大,垂直地带性分异显著,即自然环境多样是农产品数量多的主要原因,B正确。东北地区的土地资源更丰富,长江中下游区的农业科技、对外交通更发达、便利。下图示意近年来全国及部分省区小学生在校人数的年变化。读图,完成3~4题。3.形成图示四省区小学生人数变化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政策导向B.经济水平C.生育观念D.教育水平4.据图推测,近几年()A.我国劳动力缺口逐渐加大B.河南外来务工人员大幅增加C.广东人口老龄化速度缓慢D.东北地区人口回流现象明显3.B4.C解析:第3题,由图可以看出,吉林省小学生人数年变化趋于平稳,黑龙江先减少、后增加,且都出现负增长,河南先减少、后增加,广东先增长、后平稳,且总体上广东小学生人数变化量远大于其他三省,原因是广东省经济发达,教育师资力量雄厚,对人口迁移吸引力较大,子女随父母迁移,就近入学,主要因素是经济水平,B正确;从政策导向来看,广东并没有特殊政策,A错误;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生育观念及教育水平,C、D错误。第4题,由图可知,全国小学生人数总体上呈增长趋势,小学生多随父母迁移,就近入学,受经济发展差异影响,表明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至城市,弥补了城市短期的劳动力缺口,A错误;河南省小学生年变化人数先减少、后增加,表明河南外来务工人员略有增加,B错误;广东省小学生年变化人数先增长、后平稳,广东省经济发达,对人口迁移吸引力较大,年轻人口比重大,老龄化速度增长缓慢,C正确;吉林省、黑龙江省小学生负增长,说明东北地区人口回流现象不明显,D错误。我国粮食增产存在区域差异,粮食产销格局已由“南粮北调”转为“北粮南运”。下表为我国主要粮食产区1985年和2015年粮食产量全国占比统计表。据此完成5~6题。粮食产区东北区黄淮海区长江中下游区江南区和华南区1985年占比/%9.5221.5920.4024.582015年占比/%19.2423.1215.9315.455.影响黄淮海区与东北区粮食增产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耕作制度B.水土资源C.光热资源D.地形条件6.近年来,江南区和华南区部分地区出现双季稻改单季稻的季节性撂荒,其主要原因是()A.水稻种植技术提高B.全球气候呈变暖趋势C.农业生产结构调整D.劳动力成本上升5.B6.D解析:第5题,东北区地广人稀,后备土地资源充足,蒸发较弱,水资源较黄淮海区丰富,故粮食增产潜力大;黄淮海区人口稠密,水资源紧缺,粮食增产潜力小,B项正确。黄淮海区耕作制度两年三熟,东北区一年一熟,A项错误。光热资源、地形条件一直稳定,不足以影响占比那么大的变化,C、D两项错误。第6题,水稻种植属于劳动密集型农业,近年来,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农村外出劳动人员增加,导致农村劳动力减少,造成双季稻改单季稻的季节性撂荒,D项正确。云南元阳以水田为主的哈尼梯田(图1)和山西昔阳大寨旱地梯田(图2)是我国南北方山区人民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型代表。据此完成7~8题。7.两地均形成了坡面“上部林地+下部梯田”的空间结构,林地对梯田的主要生态保护功能有()①防止山洪对梯田的毁坏②为梯田提供养分③防止大风对梯田的毁坏④为梯田涵养水源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8.与大寨梯田相比,哈尼梯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独特性是()A.防止水土流失导致土层变薄B.防止水分流失加剧土地干旱化C.防止土壤侵蚀导致土壤养分流失D.防止有机质快速分解与淋溶加剧养分流失7.D8.D解析:第7题,坡地上的林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