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普通高中星级评估申报表(1).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3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江苏省普通高中星级评估申报表(1).doc

江苏省普通高中星级评估申报表(1).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编号:_______________江苏省普通高中星级评估申报表现有星级三星级申报星级四星级学校名称江苏省无锡市青山高级中学学校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胜利新村59号邮编214062学校网址http://qszx.wxjy.com.cn江苏省教育评估院制二○○九年三月十五日一.学校申请江苏省教育评估院:我校肇始于1953年民办的新联补习班,1958年升格为民办初级中学。1978年底,改为公办中学,1999年被批准为无锡市重点中学,2000年开始承办内地新疆高中班(是全国首批十二所承办校之一),2001年成为江苏省重点中学,2004年转评为江苏省首批三星级高中。2006年被江南大学授牌,成为“江南大学第二附属中学”。自2004年转评为三星级高中后,我校就把创建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列入发展目标。我校通过教代会讨论和专家论证制定了《无锡市青山高级中学2006-2010年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创建四星级高中的目标。2008年,我校又根据发展实际,制定了《无锡市青山高级中学加快发展行动纲要(2009-2010年)》(以下简称《纲要》),《纲要》中指出:“为了适应进一步加强创建四星级高中工作的需要,加强统筹协调,调整成立‘青山高中晋星领导小组’,由校长高惠洪同志任组长,分工明确,人人把关,倒计时分解工作,高标准,严要求,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各级领导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校创建工作进入了快速通道,新校区的建设已近尾声。我校现有45个教学班,在籍学生2050人(其中内地新疆高中预科年级3个班,学生138人),班均45.6人。有教职员工196人,高中专任教师151人,其中研究生学历2人,本科学历145人(其中有8人获得硕士学位,25人教育硕士在读,21人研究生课程班结业),学历达标率为97.35%。有中级教师51人,高级教师51人,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67.55%。我校老校区占地仅30944m2,生均校园面积15.09m2。校舍建筑总面积24036m2。因老校区占地面积较小,已无发展空间,为放大优质教育资源,2005年6月,无锡市政府决定我校易地新建,整体搬迁。新校区位于无锡市惠河路170号,占地面积74366.8m2,合111.55亩。新校建设工程2008年4月奠基。一期工程占地面积70218m2,约105.33亩,生均校园面积34.25m2;校舍建筑面积48699m2,生均校舍建筑面积18.79m2(不含学生宿舍);绿化面积约32020㎡,绿化率达45.6%。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布局合理,各类设施均按四星级高中以上标准配置。根据规划,新校区二期工程占地面积4148.8m2,约6.22亩,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空间。目前,二期工程建设拆迁工作正在进行中。目前,新校区建设工程已完成80%以上,原定“五一”节期间搬迁,考虑到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现定于今年暑假搬迁。先进的、个性化的办学理念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是高质量的教育、优质学校的前提和保障,是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累、提炼、升华了的办学精神。我校经过五十多年校园文化的积淀、创新和发展,凝聚成了“为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学校素质教育以幸福教育思想为指导,从关注学生当下和未来的生活出发,从关注学生幸福观的形成、幸福品质的提升和幸福能力的培养出发来构建幸福教育体系。在学校办学理念的引领下,青山人从独特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中汲取营养,从“刚毅健行”的校训,到“聚精会神办教育,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办学追求,从“一切为了学生更美好的明天”的办学宗旨,到“刚健有为,自强不息”青山精神的铸就,凝结着一代代青山人的智慧,传承着一代代青山人的精神探索。我校将理念融入“三风”建设,融入管理,融入细节,使理念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提升了学校的办学质量,逐步彰显出学校的办学特色。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校首创的“三美”(思想美、仪表美、语言美)教育开了全国“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的先河,到2008年成立全国中学首家慈善志愿者协会——“青山慈善志愿者协会”,我校始终坚持德育的时效性探索,通过多年努力,逐渐形成了“用时代精神引领学生成长”的德育特色和“用文化塑造学生,用生活教育学生”的民族教育特色。我校教科研工作确立了三个“本”:以校情为本,整合各类资源,开拓创新;以课堂为本,立足于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求真务实;以教师为本,着眼于促进教师个体和群体的发展。即研究课题来源于学校改革和发展实际,具有解决问题的鲜明针对性;研究的主体是教师,以教师群体参与为基本特征;研究的结果有助于学校实际问题的解决。我校教科研工作发动面广,参与的教师多,每个教研组每年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