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道难解的题》教学设计湖南省长沙市沅丰坝中学石明德一、课程标准2-1运用典型事例和相关数据,说明现阶段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形势。2-6综述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关系,说明三者协调才能使社会持续发展。二、教材分析首先以1998年中国长江流域特大洪水灾害为例,从分析其成因入手,引出人口急速增长──土地压力加大──围湖垦田──湖泊调蓄能力下降──洪水灾害的关系链,直观地展示了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重重矛盾。在此基础上,从理论上介绍了PRED的概念及其涉及的重大问题(人口增长过快、自然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酸雨等),强调在“发展”这个当代社会的主题下,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是一道难解的却又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三、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白社会发展中产生了PRED问题,PRED四者之间的关系日益复杂,人们应寻求这些问题的解决之道。四、教学重点“一道难解的题”的含义及其表现。五、教学难点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环环相扣,紧密相连,矛盾重重,十分难解。要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待这个问题。六、教学方法:问题探究、情境渲染、小组讨论、图片解析。七、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1998年我们捞刀河镇发生了一场特大的自然灾害,你们知道是什么吗?(生答)不错,当时大水冲垮了彭家巷至中岭的堤坝,造成交通不便,那么其他地方又是什么情况呢?请大家看一组图片。【展示】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灾的图片【提问】1.1998年的特大洪灾发生在我国的哪些地区?其中,最为严重的是哪个地区?2.洪水流量比20世纪50年代少1万立方米每秒,而水位却高出1米~2米,原因是什么?(请仔细阅读教材P46第一自然段并结合老师提供的资料进行讨论分析。)【展示】资料1.长江上游环境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资料2.忧心的工程。学生分小组讨论后派代表发言。【小结】1.自然因素:气候异常、超强度集中降雨。2.人为因素:(1)上游地区毁林开荒、滥砍滥伐、水土流失(2)中下游地区某些不合理的水利工程破坏了江河的自然生态功能;(3)中下游地区盲目围湖造田、蓄洪能力降低、洪水水位增高。同学们的分析很对,长江洪灾是天灾与人灾共同作用的结果。那么,长江沿岸的人们是不是不知道围垦湖泊、滥伐森林的严重后果呢?(生答略)【提问】他们明知道可能会出现灾害性后果,为什么还会围垦湖泊、滥伐森林?引导学生追根寻源:人口急剧增长──土地压力加大──围湖造田──调蓄能力下降──洪水灾害。【小结】上述问题的存在及它们之间的重重矛盾就是人类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遇到的一道难解又必须去解的题,我们称之为PRED问题。【提问】结合教材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PRED问题?2.我们的身边分别存在什么实际问题?3.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生答略)【承转】同学们都是有心人,都在默默地关注着我们生活的地球,关心着人类的未来。那么,PRED四者之间的矛盾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它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是否相同?【活动1】请结合课文资料从历史中探究下列问题。引导学生读图2-1至图2-3及其文字说明,并结合八年级学过的相关历史内容,思考以下问题。1.图2-1中的人为什么要崇拜太阳?(一方面,那时的人们对大自然充满了恐惧;另一方面,大自然赐予他们必要的生活资料。)2.图2-2反映了我国东汉时期的社会场景。东汉时期,我国还是一个怎样的社会?(农业社会)这一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怎样的?(人口不多,人们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在一定程度上改造着自然。)3.图2-3反映的是哪一社会发展阶段的社会生活?(工业社会)你还能举出哪些例子来说明这一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4.仔细读图2-1至图2-3,思考它们分别体现了哪个历史时期的PRED关系?5.阅读P47《从历史中考证》提供的四幅图片,分四个小组根据,查找的资料,讨论课后习题。活动目的:让学生通过回顾人类文明演进的三个不同历史时期,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进而认识到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及人口的增多,这四者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复杂,矛盾也越来越激烈。【小结】一般来说,人类在史前时期和农业文明早期,对自然界的改造能力较为有限,对自然环境更多采取的是“崇拜”“顺从”。在农业文明较为发达的地区,人们开始有意识地“改造”自然,在大地上留下壮观的人文景观,如梯田等。到了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可以比较自由地凭借自己的意志来“征服”和“改造”自然。但随之而来的人地关系的紧张化,迫使人类反思自己的行为,进而寻求人地协调的发展道路。【活动2】阅读教材P48页材料《从现实中感悟》并展示事先收集到的反映塔里木河生态环境破坏的相关资料要求: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