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会考.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中物理会考.doc

高中物理会考.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中物理会考复习资料第一部分第一章力学力一、会考要求的知识内容1.力、力是矢量2.力的合成和分解,平行四边形定则3.重力,万有引力4.形变和弹力,胡克定律5.静摩擦力6.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公式和动摩擦因数二、复习举例1、对力的基本认识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力的作用效果力是矢量对力的表述可以文字、语言、图示、示意图等方式进行力的相互性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区分一对平衡力与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例1:如图所示,轻绳系一重物悬挂于天花板上。(1)分析物体受的力(2)分析与之相关的力,并区分平衡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例2:跳高运动员从地面跳起这是由于(C)A、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等于运动员受的重力B、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C、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受的重力D、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等于运动员受的重力例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绳拉物体使物体匀速上升时,绳对物体的拉力与物体拉绳的力大小相等。(对)(2)当物体以2m/s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时,绳拉物体的力大于物体拉绳的力。(错)2、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矢量运算遵从的法则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若两个的大小不变,随着两个力之间夹角的增加,两个力的合力减小。合力的取值范围在F1+F2≥F≥F1?F2例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E)A、合力一定大于两个分力B、合力一定大其中一个分力C、合力一定小于两个分力D、合力一定小于其中一个分力E、随着两个力间的夹角增加,合力减小。例2:用图解法求出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沿平行斜面方向、垂直斜面方向的分力,已知物体的质量为10kg。取10m/s2)(g例3:已知F1=3N,F2=5N,F3=6N,当三个力同时作用在质量m=1kg的物体上时,物体可能具有的最大加速度和最小加速度。(14、0)3、摩擦力(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1)滑动摩擦力:f=?N1说明:a、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说明b、?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无关.(2)静摩擦力: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到底多大,具体情况要做出分析大小范围:O≤f静≤fm(fm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说明:说明:a、摩擦力方向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定夹角。b、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d、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例1:一长纸带(质量不计)夹在书内,书对纸带的压力为2N,纸带与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要)将纸带匀速度拉动一小段距离,拉力应为(BA、0.4NB、0.8NC、1.6ND、2N例2:用水平力F将木块紧压在紧直墙壁上静止不动,当力F增加时,木块受到墙对它的支持力N和摩擦力f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B)A、N增大,f增大B、N增大,f不变C、N不变,f增大D、N不变,f不变例3:如图所示,木块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F1、F2和摩擦力f的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N,F2=2N。若撤去F1,则块在水平方F11F21向受到的合力为(D)A、10N方向向左B、6N方向向右C、2N方向向左D、0第二章物体的运动一、会考要求的知识内容1.机械运动2.质点,位移和路程3.匀速直线运动,速度,速率,匀速直线运动公式4.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速度图象5.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瞬时速度6.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位移7.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8.自由落体运动,重力加速度二、复习举例1、对位移、速度、加速度三个重要的物理量的认识三个物理量分别是描写什么的;是如何定义;矢量的大小含义,方向如何(1)区分位移与路程例:皮球从5米高处自由下落,落地后反弹,反弹的高度为3米,确定此过程中皮球的位移和路程。(2)区分时间与时刻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线段(3)区分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平均速度与时间相对应;瞬时速度与时刻相对应基本规律:vt=v0+at几个重要推论:S=v0t+12at2(匀加速直线运动:a为正值,匀减速直线运动:a为负值)2(1)vt2-v02=2aSV+VtS(2)B段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t=0AV2=(3)AB段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VS2=2tvo+vt222匀速:Vt/2=Vs/2;匀加速或匀减速直线运动:Vt/2<Vs/2(4)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1s、2s、3s……ns内的位移之比为12:22:32……n2;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第ns内的位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