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一化学下学期第18周限时训练(理科)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斌斌****公主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3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一化学下学期第18周限时训练(理科) WORD版含答案.doc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一化学下学期第18周限时训练(理科)WORD版含答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一化学第十八周限时训练(理科)命题:郭武臣审题:蔡燕清一、单项选择题:1.在碱土金属锶(Sr)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锶能与水反应,但反应缓慢B.硝酸锶是离子化合物,不溶于水C.氢氧化锶碱性弱于氢氧化镁的碱性D.金属锶单质银白色,导电性良好2.可逆反应H2(g)+I2(g)2HI(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B.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C.H2、I2、HI的浓度之比为1:1:2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稀盐酸锌粒ABCD3.下列图示变化为吸热反应的是4.某课外小组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上述实验装置正确且能顺利完成实验的是乙和丙B.试管B内盛放的液体是NaOH溶液C.在试管A中应加几块碎瓷片以防止A中的液体加热时发生暴沸D.反应结束后振荡试管B,B中液体分为两层,上层为无色油状液体5.下图各容器中盛有稀硫酸,能形成原电池且铁为正极的是CuFeCBAgFeDFeAlFeA6.右图为铜锌原电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锌片逐渐溶解被氧化B.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C.SO42-移向Cu电极D.该装置能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姓名班级成绩题号123456答案7、某探究活动小组想利用原电池反应检测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有甲、乙两位同学均使用镁片与铝片作电极,但甲同学将电极放入6mol·L−1稀H2SO4中,乙同学将电极放入6mol·L−1的NaOH溶液中,如图所示。(1)写出甲池中发生的有关电极反应式:负极,正极乙池中负极为正极发生反应,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3)如果甲与乙两位同学均认为“构成原电池的电极材料若是金属,则构成负极材料的金属应比构成正极材料的金属活泼”,则甲会判断出活动性更强,而乙会判断出活动性更强(填写元素符号)。(4)由此实验,可得到如下哪些结论?。A.利用原电池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应注意选择合适的介质B.镁的金属性不一定比铝的金属性强C.该实验说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已过时,已没有实用价值D.该实验说明化学研究对象复杂,反应条件多变,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上述实验也反过来证明了“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直接判断原电池中正负极”,这种做法__________(填“可靠”或“不可靠”)。如不可靠,则请你提出另一个判断原电池正负极可行的实验方案高一化学第十八周限时训练(理科)D2、B3、B4、B5、A6、A7、(1)Mg−2e===Mg2+2H++2e−===H2↑(2)Al还原2Al+2OH−+2H2O===2SKIPIF1<0+3H2↑(3)MgAl(4)AD(5)不可靠将两种金属电极连上电流表而构成原电池,利用电流表检测电流的方向,从而判断电子的流动方向,再来确定原电池的正、负极高一化学第十八周限时训练(理科)D2、B3、B4、B5、A6、A7、(1)Mg−2e===Mg2+2H++2e−===H2↑(2)Al还原2Al+2OH−+2H2O===2SKIPIF1<0+3H2↑(3)MgAl(4)AD(5)不可靠将两种金属电极连上电流表而构成原电池,利用电流表检测电流的方向,从而判断电子的流动方向,再来确定原电池的正、负极高一化学第十八周限时训练(理科)D2、B3、B4、B5、A6、A7、(1)Mg−2e===Mg2+2H++2e−===H2↑(2)Al还原2Al+2OH−+2H2O===2SKIPIF1<0+3H2↑(3)MgAl(4)AD(5)不可靠将两种金属电极连上电流表而构成原电池,利用电流表检测电流的方向,从而判断电子的流动方向,再来确定原电池的正、负极高一化学第十八周限时训练(理科)D2、B3、B4、B5、A6、A7、(1)Mg−2e===Mg2+2H++2e−===H2↑(2)Al还原2Al+2OH−+2H2O===2SKIPIF1<0+3H2↑(3)MgAl(4)AD(5)不可靠将两种金属电极连上电流表而构成原电池,利用电流表检测电流的方向,从而判断电子的流动方向,再来确定原电池的正、负极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