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案【经典范文】.docx
上传人:努力****梓颖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小学美术教案【经典范文】.docx

小学美术教案【经典范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美术教案【必备】小学美术教案集锦十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美术教案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小学美术教案篇1教学目标:1、启发学生感受和认识物体的形状。2、大胆用线涂出物体的形状。3、体验涂绘绕线活动的乐趣,激发学生的绘画热情。教学重难点:重点:用线大胆涂绘出物体的形状,并体验绕绕涂涂的乐趣。难点:绕线涂绘方法的掌握。教学具准备:各色、各质地的各类线、范品、学生用纸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规范美术的学习习惯。二、导入新课。1、出示一堆杂乱的各种线材料。(各色、各质地的线)你能帮老师整理这一堆杂乱的线吗?教师与学生自由的围坐在一起,教师请学生帮忙整理线,边整理边自由的谈谈:1)让学生自由的感知各类线;毛线、丝线、塑料线……2)各类线的呈现状态;直的、曲的、硬的.、软的……3)生活中的运用;4)线在生活中的象形;拉面、蛇、卷头发、蚊香……2、揭示课题。三、欣赏感知。1、学生成功整理的线团(规则形)欣赏感知。1)看看是什么形状的?2)一个线团象什么?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将线团添加成物体。3)出示葡萄照片,你们看我们该怎么将线团组合?4)学生尝试练习:主要练一练水果。2、感知边上那堆未整理的杂线(不规则形)。1)启发学生看看象什么?2)如何摆放一下象什么?稍微添加一下能成什么?(组合)3)学生尝试练习:主要练一练绕绕动物,再添加一些环境。3、游戏:教师绕画,学生猜猜绕的是谁?为什么?(抓特征)四、学生作业。在大纸上,学生将自己绕画出来,教师绕画自己,完成师生合影,背景添加上自己喜欢的东西。五、教师巡回辅导。1、及时反馈、纠正。2、帮助有困难的学生。3、参与其中。六、课堂小结1、作品展示。2、学生欣赏,说说自己的绕画。小学美术教案篇2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几种常用的绘画、作色工具,掌握正确的握笔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大胆画画。2、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通过画线、涂色练习,训练手指、手腕的灵活性和力度。教学重难点:在画线和涂色中了解各种工具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准备:整张白纸4张,每组课桌组合排成方形各种画笔、涂色工具(学生)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喜欢画画的小朋友请举手;你都会画什么呀?)二、导入新课:检察学具。(学生带了许多不同种类的美术工具,把它们找出来,展示给全班同学看看,并说出名字。)三、讲授新课:1、在下面五个盒子中分别放入沙子、毛线、方便面、豆子、小棒,请一位同学摸,猜猜盒子里面装的是什么?(先小声告诉老师,然后用简单的线条尝试画在黑板上,让其他同学猜)SORRY,此处图片无法上传。2、与学生们一起采用不同的工具尝试。如:水彩笔、油画棒、彩色铅笔等,让学生自由的作画、涂鸦。(教师可先示范不同工具的握笔方法,注意纠正学生的错误握笔)3、添画游戏:学生们随着音乐围着课桌(课桌课前摆成长方形或圆形)旋转,音乐停,学生就坐在面前的座位上,将其他同学的作业进行添画。(教师可先作示范)4、念儿歌:彩笔手中拿,大家一起画。画个小点变雨滴,画个方形变楼房,画条竖线变筷子,画团曲线呀,变呀变成妈妈手中的毛线。5、教学:A、展评学生作业。(由一个小组的学生共同来完成一张的作业,最后比一比,大家评一评哪一组的最好看,好在哪里?)B、本课的学习的内容。小学美术教案篇3教材分析儿歌,以其特有的节奏、韵律,向小读者展开了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儿歌配画正是利用儿歌的这一优势,引导学生把读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以及儿歌那种难以言表的情绪体验,用绘画语言表现出来。让学生在儿歌配画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形象的基本方法,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运用逻辑思维指导造型、运用儿歌中的情景充实表现内容的目的。参考教材课业类别:绘画创作课。教学目的:1.加深学生对美术与文学艺术关系的理解,促进学生知识的全面发展;2.培养学生的理解力、想象力和创造力;3.丰富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对艺术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儿歌配画的一般方法和步骤。教学难点:从儿歌中提炼出可视可塑的艺术形象;画面主体形象与儿歌中心内容的一致性。教具准备:收集优秀少儿绘画作品及与之相对应的优秀儿歌。学具准备:选择自己喜爱的一首儿、彩笔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观察学生情绪,检查学习准备情况,稳定课堂学习秩序。二、导入新课教师选择学生所熟悉并喜爱的儿歌(或课本中的儿歌)有感情地朗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条件的学校,可用录音配乐带导入新课的工作。)三、讲授新课1.分析儿歌内容。①作品中描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②你们在作品中看到了些什么?③作品中的人(物)与景,反映的时间、季节有哪些特征?2.赏析图例。①出示范图,提问:这位小朋友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自己对儿歌的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