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_393.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语文教案_393.docx

语文教案_393.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语文教案语文教案(经典)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语文教案篇1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9个词语,小一语文王二小教案。认识5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义内容,知道王二小是为帮助八路军消灭敌人而光荣牺牲的小英雄。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启发谈话,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讲儿童团小英雄的课文。你们知道什么是儿童团吗?老师告诉你们,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建立的少年儿童的组织,叫儿童团。参加儿童团的孩子叫儿童团员。今天,我们要学的是儿童团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二、范读课文。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三、拼读音节,自由读课文。提要求:现在请你一边看图,一边读旁边的文字,不认识的字自己拼读音节,凭借拼音初步读懂课文。画出生字、新词。边读边想: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四、检查初读情况。l.从读生字新词。2.分段朗读课文。3.小组交流:读了课文,我知道了什么。五、图文结合,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1.班内交流:我知道了什么?(1)王二小是儿童团员。(2)他常常一边放牛,一边帮助八路军放哨。2.理解词语:常常、放哨、一边……一边……(常常:经常、总是、不止一次的意思。放哨:站岗或巡逻,在本课指监视敌情,及时向八路军和乡亲们报告消息。一边……一边……:两件事同时做,这里指王二小同时又放牛又放哨,这么做既不耽误放牛,又可借放牛做掩护,帮助八路军放哨。)3.观察第一幅图。(王二小正在山坡上一边放牛,一边放哨,初中三年级语文教案《小一语文王二小教案》。)4.教师小结:文章第一段是讲第一幅图的内容的,共有两句话,讲儿童团员王二小一边放牛,一边放哨。5.指导朗读。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放牛,一边放哨。要读出赞扬的.语气。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帮助八路军站岗放哨。二、图文对照,深入理解课文。1.学习第二自然段。(1)(出示第二幅投影片)。仔细观察,了解第二幅图的内容。提示:图上都有些什么人?(敌人,日本鬼子。)他们来干什么?(“扫荡”)他们要王二小干什么?(带路。)从图上能看出敌人的表情怎样?(很凶狠)。(2)找出讲第二幅图内容的句子,指名读,自由读。(3)理解课文。提问:这段共几句话?每句话什么意思?敌人为什么叫王二小带路?(①敌人走到山口迷了路。②敌人以为王二小是个放牛娃而不知道他正给八路军放哨。)理解词语:扫荡、山口扫荡:抗日战争时期,敌人派兵到他们认为有八路军的地方去打八路军。实际上常常借此机会杀害老百姓,抢东西,烧房子,无怨不作。给“扫荡”加了引号,指明这是引用敌人的话。山口:出入山经过的地方。(4)小结:第二个自然段讲第二幅图的内容,共有两句话,讲敌人“扫荡”迷了路,指明王二小带路。(5)指导朗读。注意读准“有一天”的“一”滚“yì”2.学习第三、四自然段。(1)观察第三幅图。提示:①这幅图上画了些什么?画的是哪句话的场面?(图上有敌人拔刀的凶狠样子和王二小大声喊话的形象,画的是“突然,四面八万响起了枪声”那句话的场面。)②敌人听到四面八万响起的枪声,他们怎么做的?(知道上了当,就杀害了王二小。)(2)找出与第三幅图相关的段落(第三、四自然段),让学生自由读。(3)熟读理解第三、四段课文。着重提示,理解如下几个问题。①第三段讲了什么?(王二小把敌人带进埋伏圈。)②哪个词语最能体现王二小机智勇敢的精神?“装着顺从”:“顺从”是听从的意思,装着顺从是假装听从,为了让敌人相信自己,这样才能把敌人带进埋伏圈消灭掉。这个重点词语体现了王二小机智勇敢的精神。③“埋伏圈”:指周围有八路军埋伏的一块地方。④“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是八路军放枪的声音,是说周围都是八路军,敌人被包围了。⑤“上了当”:上当就是受骗,敌人以为王二小真的给带路,实际上是把他们带进了埋伏圈。⑤王二小是为什么牺牲的?他是个怎样的人?(王二小是为帮助八路军消灭敌人而光荣牺牲的,他是个机智勇敢的小英雄。)(4)指导朗读。“王二小装着顺从的样子/走在前面,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这句话要读出喜悦的语气。“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当了。就/杀害了小英雄/王二小。”前一句要读得稍快,急促,读出八路军向敌人进攻的“高兴心清”。最后半句“就杀害了……王二小”要读得低沉,表达沉痛、惋惜的心情。“就”后面稍顿,表示不忍说出后果。3.图文对照,学习第五段。(1)看图。提示:①图上画了些什么人在干什么?他们的神态怎样?②想象出他们在喊什么?(2)借助拼音,自由读第五段。(3)熟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