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寒假集体备课各训练组专题:第一组:感受自然第二组:观察与发现第三组:国际理解和友好第四组:作家笔下的动物第五组:神奇的科技世界第六组:我国的世界遗产第七组:人间真情第八组:民间故事、寓言故事、神话传说主备人:第一、二组:榆山街小学董晓娜第三、四组:方圆小学李娜第五、六组:育才小学王志华第七、八组:实验小学姜红梅作文、口语:实验小学于秀叶2009年2月1日2第一组:2、古诗两首知识点:1、会认6个生字,会写8个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等词语。2、重点理解:妆,绦,胜日,等闲,光景等词语的意思。3、重点理解“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诗句意思。4、背诵两首诗,5.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预习提纲:1、收集的有关柳树的文字、图片资料。2、认读生字新词。3、熟读古诗。4、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学流程:一、渲染情境,导入新课1、美丽的春天已经来到,大自然处处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草绿了,花红了,瞧,河边的柳树伸出了长长的枝条。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赞美柳树的古诗。板书课题,解题。2.全班齐读课题。3、(出示课文中的图)你们在图中看到了什么?(诗人正看着柳树,赞美柳树)4、这首诗的作者是:贺知章。(板书:贺知章)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1、交流收集的有关柳树的文字、图片资料。2、检查生字新词,注意正音,重点指导难认难写的字:妆绦裁3、指生读《咏柳》,注意纠正读音。三、议读1、回顾学法。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以前我们学古诗有哪些理解古诗诗句的方法?还记得吗?交流总结:(看注释、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32、小组合作,利用字典、注释、插图、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诗句意思。理解重点词:妆,绦3、指导第一、二句。(1)(放远看柳树的图片)(2)你看到了什么?(柳树)从远处看柳树像什么?倒垂下来的柳枝又像什么?(学生自由发挥)(3)诗人从远处看到柳树,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出示该句)他觉得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的一样。碧玉可是翠绿晶莹的,美极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万条丝带。你们看诗人比喻得多好呀。如果你是诗人,你会怎么来读这两句以表达对柳树的赞美。(4)指名读。老师相机指导: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一”字读第二声,可读重些。“绿”字也可读重点。(5)全班看着图片吟诵这两句。4.自读第三、四句。(1)接下来,诗人又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同学们和同桌去读三四句。多读几遍,读出感情。(2)学生自读。(3)指名读,相机提问: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哪里读得好?你为什么这样读。(4)读到第三句的时候,让全班看着采集的柳叶说说柳叶的样子。(5)读到第四句的时候,引导学生理解“诗人通过赞美柳树,也赞美了春的创造力”。5、想象意境,美读成诵1.学生闭上眼睛,一边听老师的朗诵,一边想象诗人描绘的画面。2.直到有感情的朗读,能背诵的自己被一遍。四、用同样的方法学习:《春日》1、小组合作,利用字典、注释、插图理解古诗意思。2、想象画面,体会诗意境。3、再读课文,读出诗情、诗韵。4、学生自由背诵。五、拓展。搜集的描写春天景色的诗。举行“美丽的春天”古诗词朗诵会。3观潮知识点:4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3个字。正确读写“宽阔,笼罩”等词语。2、重点句子: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3、重点段:3----4段。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5、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6、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预习提纲:①收集的钱塘江大潮的资料。②认读生字新词。③熟读课文。写出自己的体会并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海潮什么样?(江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教师进行充满感情的介绍:钱塘江它是我们浙江省的第一大河,它位于浙江省北部,全长605公里,河域面积五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百分之四十三,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条著名江流。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钱塘江边一睹为快。板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