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页必修3知识点1.区域: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2.区域特征:①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②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③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④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3.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生产、生活特点地理环境差异土地条件自然条件的差异→区域发展水平差异→影响区域的发展矿产资源条件区域发展方向水文条件等等4.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随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5.地理信息技术:指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6.地理信息技术: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7.地理信息系统(GIS)简要程序:信息源→数据处理→数据库→空间分析→表达8.地理信息系统(GIS)主要功能:资源清查、城乡规划、灾害监测、环境管理等9.遥感(RS)用途: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10.全球定位系统(GPS)的用途:能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11.数字地球:指数字化的地球,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12.荒漠化(实质:土地退化):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13.荒漠化的主要表现: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红漠化14.水土流失:是指在水流作用下,土壤被侵蚀、搬运和沉淀的整个过程。我国山地多,黄土分布广,土质疏松,加上我国季风区降水集中,多暴雨,在植被缺乏地区易发生水土流失。15.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因素:气候干旱河流欠发育→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强→形成大片戈壁、沙漠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平地多疏松沙质沉积物脆弱的生态环境大风日数多→集中在冬春干旱季节→风沙易于活动16.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17.形成荒漠化人为因素的主要表现: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18.荒漠化的防治对策与措施:①合理利用水资源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③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⑤控制人口增长19.森林的作用:提供木材、多种原材料、食品、饲料;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防风固沙等20.现存原始森林的分布:亚寒带针叶林、热带雨林21.破坏森林引起的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失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22.热带雨林的分布:赤道地区(东南亚、非洲刚果河流域、亚马孙流域——最大)23.热带雨林的全球生态环境效应:①深刻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②具有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③雨林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24.雨林被毁的原因:根本原因:人口增长和贫困,以及由此产生的发展需求直接原因:人类开发如:大规模的农场和牧场开发、商业性木材采伐、焚耕开垦、采矿、水利和公路建设25.能源的分类: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非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26.山西能源开发的条件: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煤质优良市场广阔位置适中,交通便利27.山西能源基地的建设:扩大煤炭开采量提高晋煤外运能力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28.山西能源的综合利用:提高煤的利用技术调整产业结构“三废”的治理29.流域的综合开发:防洪、发电、航运、旅游、灌溉、养殖、供水30.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气候、地形、水系、矿产资源31.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条件32.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耕作农业区:平原地区,包括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林业和特产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畜牧业区: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33.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热量34.东北商品粮基地特点:商品率高:人口稀少、土壤肥沃突出特点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地形平坦、集中连片、耕地面积广地区专业化生产35.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相互关系: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36.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主要国际背景及地理条件: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②国家对外开放政策③良好的区位条件④侨乡优势37.珠三角不同阶段的工业化进程的特点⑴第一阶段:主导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