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页必修2知识点第一章人口的变化1.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决定性因素: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2.世界人口高速发展时期:二战后3.各大洲自然增长率排名:非洲、拉丁美洲、亚洲、北美、大洋洲、欧洲各大洲人口数排名: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北美、大洋洲4.发展中国家二战后人口快速发展的原因: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5.发达国家的人口问题(过少、老龄化):人口增长缓慢、劳动力缺乏,从而导致国防兵源不足,社会经济负担加重,老年人精神孤独,生活困难等问题。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过多):由于人口增长过快,人口数量过多,而出现生活资料不足,生态破坏严重,环境问题突出,失业人口增多,交通拥挤不堪,住房十分困难等现象。6.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构成7.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8.人口增长模式特点: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9.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现代型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传统型中国人口增长模式:现代型(已完成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过渡)10.人口迁移的概念:改变居住地、时间(1年↑)、跨越行政界线11.人口迁移分类: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1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主要因素:①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②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一般认为: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经济的、社会的和政治的因素的综合反映。13.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经济因素往往起着重要作用。此外,战争、宗教、社会变革、国家政策、生态环境变化、个人动机和需求等14.环境承载力: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15.环境人口容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16.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17.人口的合理容量: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18.人口合理容量的意义: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重要意义。19.当前世界上的人口问题:人口过快增长、人口城市化、人口老龄化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20.常见城市形态:团块状、条带状、组团状、放射状21.城市形态形成因素:地形(平原、山脉、高原)、河流、湖泊、交通、经济、文化等22.商业区的分布:原则——市场最优、交通最优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主要为点状或条状分布。中心商务区:不但是商业活动的中心而且还是服务中心。23.城市地域结构: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24.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经济因素25.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交通便捷程度(交通通达度)、距离市中心远近26.我国城市等级的划分: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27.城市的服务范围:可看作是实际接受服务的人口在空间上的分布。通常不固定,也没有明确的界线。28.不同等级城市的数目、相互距离、服务范围、城市职能的关系城市等级高,城市数目少,相互距离远,服务范围大,服务级别高,城市职能多;城市等级低,城市数目多,相互距离近,服务范围小,服务级别低,城市职能少。不同等级的城市服务范围层层嵌套,大的嵌套小的。29.城市化: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30.城市化标志: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②城市人口增加③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它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31.城市化的推力因素:①农村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②农村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③农村受自然灾害影响大拉力因素:①城市就业机会多②城市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③文化设施齐全④城市交通便捷32.城市化进程:初期阶段、中期加速阶段、后期成熟阶段33.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国家类型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所处阶段后期(饱和期)中期(发展期)快速发展时间早晚目前速度缓快发展水平高低城市人口比重大小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不相适应原因资本主义发展较早,农业向现代化方向发展,大批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迁移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34.主要城市化问题:中心区人口密集(多表现在发展中国家)就业困难环境质量下降,趋于恶化交通拥挤地价房租昂贵社会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