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情感因素.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个体情感因素.doc

个体情感因素.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个体情感因素关于非智力因素测量的许多研究发现,它与学生成绩有着明显的相关。物理学习效率与多因素的变量做相关分析表明,影响物理学习效率的因素前二位是兴趣(r=0.66715),信心(r=0.62740)。其他量化研究也表明,在全体学生中,物理学习兴趣和信心对物理学习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这给我们的启示,应该从物理学习兴趣、物理学习信心等情感方面对物理学习困难的成因进行深入分析。1.物理学习兴趣因素学习兴趣属于学习动机的研究范畴。它在认知活动中起着启动、定向和动力的作用。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作用将显得比智力更重要。研究表明,物理学习兴趣较高者,物理学习效率在较高以上的为87.92%;学习兴趣较低者,学习效率在较高以上者仅为39.06%,两者相差显著。而且“在上等智力层次的学生中,兴趣对物理学习的影响较大,在下等智力层次的学生中则是最大的”。这说明,对于“上等智力层次的学生”即物理成绩优异者,他们理性程度较好,即使兴趣不高,他们也能较好的进行物理学习,因而物理学习兴趣的影响对他们影响不大,而对“智力较低”的学生影响最大。由此可见,物理学习兴趣是影响物理学习的重要非认知因素。缺乏物理学习兴趣是造成物理学习困难的直接非认知因素。2.自我效能感因素自我效能感也属于学习动机的研究范畴。它是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达到某一行为结果的行为能力的判断(Bandura,1986)。自我效能感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影响认知过程,它对思维模式产生影响,起到一种自我帮助或自我阻碍的作用;影响动机水平,它能决定个体行为的努力程度和坚持性;影响情感过程,即影响个体在困难情境中压力承受能力和受挫情绪体验。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成绩显著正相关,而且这种相关在低成就学生身上的表现尤为强烈。物理学习的自我效能感是指学生对自己是否有能力进行物理学习,到达预期的物理学习目标的判断,是物理学习自信心的具体表现。物理学习信心与物理学习效能感相关系数高达r=0.62740,这很好地说明了自我效能感对物理学习的影响。物理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比较好的学生更多的把学习成功归因于运气好,把学习失败归因于能力不强、工作难度大。可见,物理学习困难学生往往有较低的自我效能感,他们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缺少物理学习的信心。3.学习意志因素意志是在实现预定目的时对自己克服困难的活动和行为的自觉组织和自我调节。在物理学习中,定量研究表明,“意志对中下智力层次的学生的物理学习影响较大,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在物理学习过程中,随着物理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学习困难,这时候只有用意志努力,“知难而进”才能战胜困难。如“遇难则止”是不能完成物理学习复杂的认识活动的。对于物理学习的习得性无助的学生而言,即使他们在其他学科中表现出坚强的学习意志,消极的情感体验妨碍着意志行动的贯彻,造成意志过程的内部困难,影响他学习的坚持性和努力程度。4.物理学习观念因素物理学习观念是指学生对物理知识和物理学习活动的基本信念,它包括物理知识观和物理学习观两部分。比如,物理知识是机械的、静态的还是动态的?物理知识是一堆零散的事实材料还是一个相互联系的体系?物理学习是对这些知识的接受和记忆吗?物理学习观念的存在总体上是意识不到的或无意识的,但它显然存在于头脑中,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发挥其作用,指导着物理学习的进行。由于它对物理学习的作用是“隐形的”,因而常常被人们忽视。物理学习困难学生多数把物理知识看成是绝对的,是天才的创造,这种静止的、神秘的物理知识观必然导致机械的学习观,妨碍物理学习。现阶段,物理学习观念对物理学习的影响还缺少实证研究。物理学习观念影响着学生对物理学习价值的看法,决定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知加工方式和物理学习态度,而不同的认知加工方式和学习态度会产生不同的物理学习成效。研究表明,“学习信念对一般学业能力具有明显的预测作用,具体说,越是重视坚持和努力在学习中的作用,越不把学习看成是简捷的、一次性的,则越会表现出更好的学业水平”。(三)自我监控因素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是指学生为了保证学习的成功,提高学习的效果,达到学习的目标,而在进行物理活动的全过程中,将自己正在进行的学习获得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的积极的、自觉的计划、监察、评价和调节过程。从学习自我监控对象的性质上看,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可分为认知指向型的学习自我监控和非认知指向型的学习自我监控。前者主要是指对学习计划的制定、学习方法和策略的选择、学习材料的使用,学习结果的检查和修正等认知过程进行计划、监察和调控;后者主要是指对自己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注意程度、动机水平、情绪状态等非认知因素进行计划、监察和调控。自我监控既不属于认知范畴,也不属于个性社会范畴,而是跨越于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