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循环》教案.docx
上传人:努力****恨风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5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水循环》教案.docx

《水循环》教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水循环》教案《水循环》教案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水循环》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水循环》教案篇1【课标要求】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教学要求】知识与技能1、基本要求了解陆地水的各种类型,以及各种水体之间的相互转化规律;了解目前人类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动态水资源,即淡水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理解地球上的水通过水循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绘制“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主要环节及地理意义。2、发展要求绘制各类水循环示意图,并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过程与方法绘制水循环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主要环节及地理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陆地水体的有关知识,增强对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通过学习水体的转化、更新,结合生产、生活实际,解释实际问题,用科学的理念、发展的观点,指导个人行为。学会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重点】水循环的过程及地理意义【教学难点】水循环的意义及各种水体相互转化关系【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今天的气温达到33℃,炎热的天气下我们都希望喝一杯清凉的水。水是生命的源泉,在广阔的地球上,有着各种各样的水。这是蓝天下飘荡的水,这是高山之巅凝固的水,这是峡谷间奔腾的水,这是海湾边平静的水。这些水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千百年来,人们不停地追问。汉乐府诗词中问道:“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唐代大诗人李白认为:“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那么这东归之水究竟能不能回来,李白的说法能否成立呢?本节课我们共同学习《自然界的水循环》,认识水循环的过程及主要环节,探讨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读图分析〗展示水圈的构成示意图,回答问题:水在地理环境中以哪三种相态存在?地球上的水体主要是哪一种?人类能够利用的水体主要是哪些?〖承转〗水体的形式多种多样,它们之间有相互的联系吗?〖读图分析〗展示陆地上的水体及相互关系示意图思考:图中有哪些水体?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河流水,从图中可以看出河水的补给形式有哪些?〖小结〗各种水体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保持密切的联系正是这种联系,使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之间不断运动,这样的过程叫水循环。〖多媒体展示〗下面三组动画分别展示了不同类型的水循环过程,请仔细观察:说出它们发生的区域,并在观察结束后绘出水循环的示意图。〖课堂活动〗请一名学生上台来展示自己绘制的结果,其他同学补充改正。〖小组讨论〗设计一个实验,说明水循环的过程1、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推举发言人。2、列出实验需要的器材3、由小组发言人在黑板上绘出并解释本组的创意,其他小组质疑。〖承转〗通过刚才的实验设计,我们对水循环的`过程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那么大家再看看古人的疑问:东流之水能回来吗?李白的说法有道理吗?水循环不仅仅是一种地理现象,还通过水的运动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地理环境,这种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呢?〖课堂讨论〗问题探究1、水循环与我们日常饮用的水之间有什么联系?2、水循环对地球上的水量和热量有什么影响?3、水循环对海陆间的泥沙搬运有什么影响?4、水循环对地表形态的塑造有什么样影响?〖小结〗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更新淡水资源、维持水热平衡、促进物质迁移、塑造地表形态。〖全课总结〗略〖课堂练习〗依据下图,完成下列练习1、请说出下图中数字所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名称。[文本框:海洋]2、此系统代表的是________循环,此循环能使陆地水不断得到______,水资源得以再生。3、下列地理现象中,直接参与图示类型水循环过程的有___(双选)A、黄河水注入渤海B、天山冰雪融化C、塔里木河进入汛期D、亚洲东部的夏季风〖课外探究〗1、小浪底水库的建成,对当地的水循环有什么影响?2、搜集资料,说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的干预,并以恰当的方式展示探究成果。〖板书设计〗《水循环》教案篇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物态变化的概念,能够说出各种物态变化的吸热、放热情况。2、知道水在生活、生产、技术中的各种应用。3、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4.树立保护水资源的紧迫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水循环示意图的再认识,归纳总结出物质三态之间发生变化的规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引发学生认识水资源,了解水的珍贵。通过教学激发同学们热爱自然、珍爱水资源的优秀品质,养成节约用水、保护人类水资源的好习惯.2、使学生自觉增强水资源保护意识,对水的使用有自己的见解,做到节约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