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心肌损伤标志物检验医学PPT课件.ppt
上传人:努力****妙风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5.8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十五章--心肌损伤标志物检验医学PPT课件.ppt

第十五章--心肌损伤标志物检验医学PPT课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十五章心肌损伤标志物检验学习目标第一节概述二、心肌损伤与常见心脏疾病二、心肌损伤与常见心脏疾病三、心脏疾病时的生化改变第二节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测定一、蛋白类标志物一、蛋白类标志物一、蛋白类标志物一、蛋白类标志物一、蛋白类标志物一、蛋白类标志物一、蛋白类标志物一、蛋白类标志物一、蛋白类标志物一、蛋白类标志物一、蛋白类标志物(四)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五)超敏C反应蛋白二、酶类标志物二、酶类标志物二、酶类标志物二、酶类标志物二、酶类标志物二、酶类标志物(二)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工酶(二)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工酶(二)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工酶(二)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工酶二、酶类标志物二、酶类标志物(五)糖原磷酸化酶及其同工酶BB第三节心衰标志物一、脑钠肽二、心钠素第四节心肌损伤标志物的选择和应用评价一、心肌损伤标志物的选择原则2.心肌损伤标志物在心力衰竭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1)心力衰竭评价中的应用:可疑心力衰竭者,测定血浆BNP/NT-proBNP有助于诊断;BNP/NT-proBNP测定不能代替传统检查;使用BNP/NT-proBNP进行左心室功能不全的筛查不合适,但其有助于高危人群的检查。2)危险分层和预后评价中的应用:BNP/NT-proBNP是心力衰竭危险分层有用的指标,应结合临床。3.心肌损伤时心肌标志物的正确选择1)早期标志物:指症状出现6小时内血液中升高的生化标志物。AMI发生0.5-2小时Mb升高;3-8小时CK、CK-MB升高;3-6小时cTnT、cTnI升高;2)中晚期标志物:指症状发生后2-3天或更长时间。LDH及其同工酶维持6-10天;cTnT维持5-7天;cTnI维持10-15天;3)排除标志物4)确诊标志物:症状出现后6-12小时升高,较高灵敏度和特异度。cTnT和cTnI取代CK-MB作为检出心肌损伤首选标志物二、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应用评价2.影响心肌酶活性的因素:1)性别:CK含量男性明显高于女性;2)年龄3)标本的处理本章小结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是循环系统动力的来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疾病、心力衰竭是临床多见的、与心脏功能密切相关的疾病,对于此类疾病的诊断和预后评价常通过检测血液中与心肌代谢密切相关心肌损伤标志物得以实现。临床检测心肌损伤的蛋白标志物主要包括心肌肌钙蛋白(cTn)、肌红蛋白(Mb)、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其中cTn正逐步取代CK-MB成为诊断AMI的“金标准”;单独测定Mb不具有心肌特异性;H-FABP测定对于诊断早期心肌损伤较有意义;hs-CRP测定可对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进行动态监控,以预测心肌梗死的危险性。酶学标志物主要包括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LDH)及其同工酶、天冬氨酸转移酶(AST)、糖原磷酸化酶同工酶(GPBB)。应用最广泛的是CK-MB,而且其质量测定优于其活性测定。B型尿钠肽(BNP)及NT-proBNP是诊断心衰的较好标志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