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文学通论》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2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精选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文学通论》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pdf

精选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文学通论》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文学通论(2)》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212)盗传必究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政治小说”的概念是康有为提出的。2.1897年,严复、夏曾佑在《本馆附印说部缘起》一文中提出,应该利用小说来启发国民的觉悟。3.长篇小说《家》在发表时题为《激流》。4.茅盾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蚀》由三个中篇《幻灭》、《动摇》、《追求》组成。5丁西林的剧本在戏剧结构上通常采用“三元结构”的模式。6.《夜总会里的五个人》描写了“失败的资本家、失恋的大学生、失业的政府职员、失宠的交际花、失神的学者”,属于新感觉派小说。7.七月诗派是40年代规模最大、影响也最大的一个诗歌流派。8.四十年代,著名翻译家傅雷以“迅雨"的笔名发表了当时评论张爱玲的最重要的文章《论张爱玲的小说》。9.北岛《古寺》一诗中的“石碑”意象象征着历史。10.余华从先锋向世俗的妥协,一般认为始于《在细雨中呼喊》。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报章体”的创造者是()oA.章士钊B.刘师培C.梁启超D.章炳麟2.新文学初期最有影响的散文刊物和散文社团是()。A.《语.丝》周刊和语丝社B.《创造月刊》及创造社C.《觉悟》副刊和春雷社D.《太阳月刊》及太阳社3.20年代被看作抒情散文代表作家的是()。A.朱自清和郁达夫B.朱自清和冰心C.郁达夫和周作人D.冰心和周作人4.公开登报宣告退出创造社的作家是()。A.郭沫若B.成仿吾C.郁达夫D.叶灵凤5.借鉴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的“楼梯式”,创作了《雷锋之歌》的诗人是()A.郭小川B.贺敬之C.闻捷D.邵燕祥6.“右派”作家创作的反思小说,其反思得出的结论往往是()oA.怀疑人生B.感谢苦难C.责问历史D.谴责人性7.“七哥”是以下哪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A.《烦恼人生》B.《原始风景》C.《一地鸡毛》D.《风景》8.与余华一样主要描写了暴力的苏童小说是()。A.《刺青时代》B.《虚构》C.《妇女生活》D.《园艺》9.用秤称日光的重量,这一细节出自小说()oA.《日光流年》B.《鸟孩诞生》C.《乡村死亡报告》D.《年月日》10.描写了“我乐岭”劳改农场的小说是()。A.《叔叔的故事》B.《一个红卫兵的自白》C.《中国一九五七》D.《金草地》三、简答题(第1小题6分.第2、3小题各7分,共20分)1.什么是“启蒙文学”?其各时期的代表作家与流派有哪些?答:所谓“启蒙文学”,就是作为启蒙工具的文学。即文学直接承担起批判国民性、唤醒愚味的民众、宣传先进的科学民主思想等社会的和政治的作用,在强调文学的艺术性的同时,更加强调文学的思想性,要求文学与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保持同步性甚至超前性。(3分)梁启超可以看作其先驱,鲁迅、郭沫若、茅盾等作家可以看作其主要代表,而稍后的老舍、巴金、曹禺、胡风、艾青、赵树理,以及后来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等则可以视为其继承者。(3分)2.穆旦诗歌艺术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而?答:一是他从对“丰富,和丰富的痛苦"以及“残缺的我”的体验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独特的“张力之美”,并使九叶诗派的“新诗戏剧化”的主张得以实现。(2分)二是通过“用身体思想”的个人化方式让知性的内容直接成为可感的艺术形象,很好地体现了九叶诗派“感性与知性融合”的诗学主张。(2分)三是通过追求“非诗意”的方式来达到对传统诗意的反动的目的,真正做到了用“现代的诗形”来表现“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的现代情绪”。(3分)3.“反思的文学”与“文学的反思”有什么区别?答:“文学的反思”主要是反思文学思潮中,那些用文学方式对历史进行反恩的作品。而“反思的文学”则是“文学的反思”的进一步深入与变异。(2分)“文学的反思”力图再现历史“事件”真相,而“反思的文学”则意图在哲学意义上探究历史的真实本质,甚至可以虚构故事和情节,它的反思既是历史与现实的,也是文学自身的。(3分)“文学的反思”比较模式化,“反思的文学”大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从坚守艺术性宗旨和个人立场来反思历史,在形式探索和艺术实验方而具有某种先锋性。(2分)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请具体说明,从《雷雨》到《日出》,曹禺创作主要发生了哪些变化?你认为变化成败的原因是什么?要点1:《雷雨》的结构符合古典戏剧的“三一律”要求,四幕戏的时间集中在一天之内,地点也集中在周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