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9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文学通论(1)》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1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9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文学通论(1)》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pdf

2029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文学通论(1)》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9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文学通论(1)》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2)1.下列先秦诸子中,属于道家的是()A.庄子B.孟子C.苟子D.墨子2.下列作家中,()的作品全是乐府诗。A.李白B.白居易C.曹操D.曹植3.下列作家中,属边塞诗派的作家是()A.孟浩然B.王维C.高适D.李商隐4.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完整的七言诗是()A.鲍照的《拟行路难》B.曹丕的《燕歌行》C.崔颢的《黄鹤楼》D.《木兰诗》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5.汉代传习《诗经》的有齐、鲁、韩、毛四家。其中三家先后失传,保存至今的为毛诗。6.《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7.《战国策》是汉代学者刘向最后整理定名的。8.《史记》记事年代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9.《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是曹丕的作品,是中国诗歌史上最早的完整的七言诗诗。10.盛唐山水田园诗人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王维和孟浩然,二者并称“王孟”。11.李白被称为“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12.《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是晏殊的作品。其中的为“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14.《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的作品,其中的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感概深广。15.《邵公谏弭谤》选自国别体史书《国语》。16.苟子,名况。答:对比有两层,(2分)一是女子与男子的对比,(1分)是美与丑、真诚与虚伪的对比;(2分)一是男子自身前后行为不一的对比,(2分)显示“氓”自私、“二三其德”的性格。(2分)这两层对比对塑造人物形象起到极大的作用。(1分)26.简述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对比手法。答:对比在此词中表现为三个方面:(1分)a.古今赤壁对比。(1分)显示出孤单寂寞的心情。(2分)b.身游与神游的对比。(1分)是抒情与的结合。(2分)c.自己与英雄人物的对比。(1分)写出了自己失意落魄。(2分)六、作品分析题(26分)。27.阅读下列作品,回答问题。左思《咏史》(其二)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借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自首不见招!⑴这首诗分为几层?各层关系如何?其中心主题在第几层?(16分)《郁郁涧底松》一首可分为三层,(3分)第一层四句写自然界现象,是赋中之比;(2分)第二层四句自然地过渡到人间社会的不合理,(2分)第三层转入历史,以历史上的大族金日碑和张安世两家族长期把持朝政和冯唐终老郎署作对比,写出历史上的不公平。(4分)中心体现在中间一层,(4分)前后两层一是以比的手法譬喻社会,一是以历史现象影射社会。这是典型的“两宾夹一主”的写法。(1分)⑵该诗的主题是什么?(10分)鲜明地讽刺和批判了门阀制度的不合理(4分)及其对人才的扼杀。(4分)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沉沦下僚的愤懑。(2分)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