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文学通论(1)》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1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文学通论(1)》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pdf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文学通论(1)》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文学通论(1)》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211)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文学通论(1)》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211)盗传必究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诗经》原名只叫《诗》,因为它收录了305首诗,又叫它《诗三百》2.《左传》原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3.《冯谖客盂尝君》选自《战国策》。4.《陌上桑》是汉乐府(答汉代民歌亦可)一民歌。5.中国诗歌史上最早的完整的七言诗是曹丕的《燕歌行》。6.汉代的文人五言诗,最著名的是无名氏的《古诗十九首》。7.盛唐山水田园诗人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王维和孟浩然8.《登高》是杜甫的作品。9.《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的作品,其中的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流传千古。10.《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作品,其全名是《感天动地窦娥冤》。11.被严羽称为“唐人七言律第一”的是崔颢的《黄鹤楼》。12.被称为“秋思之祖”的元人散曲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二、连线题(把下列作品和作者或出处用线连起来。每题1分,共5分)1.诸葛亮c.《前出师表》2.陶渊明e.《饮酒》3.《左传》b.《烛之武退秦师》4.陆游d.《书愤》5.《诗经》a.《氓》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8分)1.下列作家中,属于“初唐四杰”的是()。A.陈子昂B.卢照邻C王之涣D.张若虚2.下列作品中,属于英雄传奇小说的是()。A.《西游记》B.《三国演义》C.<金瓶梅》D.《水浒传》3.下列词作家中,属豪放派的是()。A.晏殊B.苏轼C.柳永D.李清照4.以下元杂剧作家中,杂剧创作成就最高的是()。A.白朴B.马致远C.关汉卿D.汤显祖四、名词解释(每题7分,共21分)1.赋比兴:《诗经》中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1分)“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2分)“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2分)“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2分)2.田园诗:以描绘田园风兴与田园生活为主的诗作。(3分)由陶渊明独自创立。(2分)诗具有平淡、自然、朴素而寓于韵味之风格。(2分)3.楚辞:战国时期,(1分)由楚国诗人屈原等人(2分)在吸收楚国民歌滋养的基础上(2分),创造的带有楚国地方色彩的新体诗。(2分)五、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简述《诗经·氓》中的比兴的手法。答:比兴手法运用得恰到好处是此诗的一大特色。(2分)特别是“桑之未落”,“桑之落矣”两处,(2分)分别比喻女子年轻貌美与年老色衰时不同的遭遇,十分贴切传神。(4分)这两处比兴对揭示悲剧根源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2分)2.简述《三国演义》中的“三绝”。答:指《三国演义》塑造的三个重要人物。(2分)因其有鲜明的特色与突出的特征而被称为“绝”。(2分)诸葛亮是“智绝”。(2分)关羽被塑造为“义绝”,当作义气所化身。(2分)曹操则是被当作一个反面人物、一个暴君来塑造的,是“奸绝”。(2分)六、作品分析题(26分)阅读下列作品,回答问题。烛之武退秦师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日:“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日:“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日:“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日:“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日:“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1.烛之武为秦穆公分析了哪两种关系?利害如何?(18分)2.烛之武这段说辞的立足点是什么?秦穆公为什么听从了烛之武的劝谏?(13分)答:1.展示了两种关系:一是秦郑关系:(2分)烛之武假定两种情况:亡郑、存郑。(2分)然后指出,亡郑,于秦有百害而无一利;(2分)存郑,于秦有百利而无一害。(2分)从而使秦郑关系由敌我关系变为合作互利关系。(2分)二是秦晋关系。(2分)烛之武从历史与未来两点指出秦晋之间的竞争关系:就历史看,晋负(对不起)秦;(2分)就未来看,晋阙(损害)秦(2分)。从而使秦晋由合作关系变成了竞争关系。(2分)2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