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第一节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结构内分泌腺:细胞相对集中,如甲状腺、肾上腺等内分泌细胞:细胞相对分散,如促胰液素、胃泌素等。兼有内分泌功能的细胞:如下丘脑的某些神经细胞,即神经激素。内分泌内分泌腺激素靶细胞内分泌二、主要内分泌腺的结构甲状旁腺有上下两对,贴附在甲状腺侧叶的后面。重约50g。有的可埋于甲状腺组织内。(三)肾上腺:位于腹膜的之后、肾的内上方(四)胰岛第二节激素表13-1主要激素及其来源激素的生理作用1.维持内环境稳态2.调节新陈代谢。3.促进细胞的增殖与分化,调节生长发育。4.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5.调控生殖过程。二、激素作用的共同特点1.信息传递作用:是化学性传递。增强或减弱原有的生理功能,不产生新的作用。2.相对特异性:体内大部分激素作用的范围是比较广泛的,但有些激素只选择性地作用于某些器官组织和细胞,此称为激素的相对特异性,被激素选择性作用的组织称为靶组织。3.生物作用的高效性激素+受体→酶促反应(高效生物放大系统)血液中h的浓度一般都在ng/100ml甚至pg/100ml数量级。当激素与受体结合后,在细胞内发生一系列酶促放大作用。如下丘脑的0.1μgCRH→腺垂体释放1μgACTH→肾上腺皮质分泌40μg糖皮质激素=放大400倍。4.在靶细胞水平的相互作用协调作用、拮抗作用、允许作用节律性分泌周期性:日节律、月节律、年节律代谢失活半衰期:血液中各种激素活性消失一半所需的时间。多数10~30min,短则数秒(NE)、长则数日(T3、T4)。激素的高效作用1.协同作用:作用相加或增强生长素→[血糖↑]←糖皮质激素2.拮抗作用:不同激素发挥相反生理效应胰岛素→↓[血糖]↑←胰高血糖素3.允许作用:有的激素本身不能直接对某些器官、组织或细胞产生生理效应,但有它的存在,可使另一激素的作用明显加强。如:GC对NE激素分泌的周期性有日节律、月节律、季节律、年节律。三、激素的作用机制激素受体:指靶细胞上能识别并专一性结合某种激素,继而引起各种生物效应的功能蛋白质。▼激素受体的分类细胞膜受体:G蛋白耦联受体和酪氨酸蛋白酶受体。结构分为:膜外区段、质膜部分和膜内区段细胞内受体:分为胞浆受体和核受体。结构分为:激素结合结构域、DNA结合结构域和转录激活结构域激素→受体(靶细胞)→生物效应(一)含氮类激素的作用机制——第二信使学说激素(第一信使)+胞膜受体→激活膜内腺苷酸环化酶↓生物效应蛋白激酶←胞内cAMP↑磷酸化(第二信使)第二信使:cAMP、cGMP、Ca2、三磷酸肌醇、二酰甘油蛋白激酶(PKA)、蛋白激酶C(PKC)、蛋白激酶G(PKG)(二)类固醇激素的作用机制——基因表达学说激素(第一信使)+胞浆受体→核受体(核膜)↓生物生成新的mRNA←调控DNA的转录过程效应诱导蛋白质合成(调节基因表达)18拓展:激素的分泌与运输激素是在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按传递方式的不同分为:1.远距分泌:激素→血液运输→靶组织(远距离)2.旁分泌:激素→组织液→靶组织(邻近)3.自分泌:内分泌细胞→激素(局部扩散)4.神经分泌:神经激素→轴浆→末梢释放四、激素分泌的调节(一)激素分泌的轴系反馈调节(二)神经调节(三)精神活动对激素分泌的调节(四)其他因素对激素分泌的影响第三节下丘脑与垂体的结构与功能联系下丘脑垂体门脉系统:垂体A进入正中隆起,形成初级毛细血管网,再汇成几条微静脉(垂体门脉)进入腺垂体,形成次级毛细血管网。是下丘脑与腺垂体功能联系的结构基础。下丘脑-腺垂体(垂体门脉)调节性多肽腺垂体垂体门脉系统(二)下丘脑与神经垂体的联系——下丘脑垂体束视上核(主泌ADH)下丘脑垂体束神经垂体→释放入血室旁核(主泌OXT)轴浆运输神经垂体不含腺体细胞,不能合成激素,是贮存和释放激素的部位。二、下丘脑促垂体区分泌的调节肽下丘脑调节肽三、腺垂体分泌的激素腺垂体是体内最重要的内分泌腺。它可分泌七种激素生长素growthhormone,GH催乳素prolactin,PRL促黑激素melanophorestimulatinghormone,MSH促甲状腺激素throidstimulatinghormone,TSH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hormone,ACTH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促性激素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hormone,LH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生长素的作用机制:生长素分泌的调节1)下丘脑对GH分泌的双重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