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艺术下册教案doc.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139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四年级艺术下册教案doc.doc

四年级艺术下册教案doc.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第一课时课题:《童年的歌》教学目标:学唱歌曲,用跳跃和连贯的演唱方法体会童年的欢乐与遐想。教学重难点:歌唱中的“跳”和“连”。教学准备:1、电子琴2、歌谱3、打击乐器等教学方法:听唱法、对比法等课型:唱歌课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童年时光是一幅永不褪色的画,童年时光是一首永远嘹亮的歌,无论我们长到多大,它永远在我们的心底回想。二、教学新歌1、揭示课题:学唱《童年的歌》2、教师边弹琴边范唱。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绪。3、熟悉曲调1)说明调号、拍号等。2)听音乐,用“当”音哼唱。4、学唱歌词1)按节奏分段朗读歌词。分别用跳跃、连贯的方法对比朗读。2)随音乐分段演唱歌词。3)分组接唱歌曲。5、完整演唱歌曲。2三、巩固新歌分男、女生齐唱,比比谁唱得更动听。板书设计:童年的歌1=bE4/4【谱例】志同词中速稍快尚德义曲教学后记:歌曲情绪欢快,从同学们的歌声中就能感受到童年那份无忧无虑的快乐,让人不免对自己的童年时光充满了无限的遐想和憧憬。童年的幸福时光仿佛一下子又回到了眼前,心底的纯真再次涌上心头??这也充分体现了音乐的情感教育功能。第二课时课题:《童年情景》教学目标:通过欣赏《童年情景》,指导学生综合运用旋律、节奏、速度等音乐知识,感受和理解作品所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与情绪。教学重难点:体验作品所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与情绪。教学准备:1、录音机2、乐曲录音磁带教学方法:听赏法等课型:欣赏课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一个人生的历程,这就是童年——少年——青年——老年,同学们已经经历了童年时期,现在正值少年时期,今天我们一起作一个回3忆:童年的时候你曾经喜欢哪些游戏?最难忘的事是什么?童年时候有梦想吗?你的梦想是什么?这样就勾起了大家对童年的回忆,同学们非常兴奋,完全沉浸在童年的幸福生活中。二、教学新课1、揭示课题听一听《童年情景》2、简介作曲家生平:舒曼(1810——1856)德国著名音乐家。3、钢琴组曲《童年情景》这是一部富有特色的作品,由13首带有标题的小品组成。4、本节课聆听四个不同的音乐片段。①《捉谜藏》②《孩子的请求》③《重大事件》④《梦幻曲》听后说说自己的体验。三、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欣赏内容和体会。板书设计:童年情景【旋律片段】〔德〕舒曼曲教学后记:音乐是“大脑的体操”,在音乐教学中要培养发展学生的想象与联想能力,特别是与之相关的非智力因素——热情、毅力、信心、活泼开朗的个性。让欣赏课变得生动有趣不妨一试:1、引导学生引起与主题有关的共鸣;2、感性与理性结合,淡化知识性。4第三课时课题:《歌声与微笑》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歌曲《歌声与微笑》,让学生感受、体验并表现歌曲中少年儿童团结友爱的思想感情。2、学会用轻快的情绪演唱歌曲,能够辨别并进行两个声部的合唱。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用轻快而有弹性的声音唱歌的能力,辨别合唱中两个声部的和谐。教材分析:《歌声与微笑》是一首歌颂友谊的歌曲。歌曲的语言简洁,直率且寓意深刻。因此,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共鸣。歌曲采用自然小调与和声小调结合使用的旋律写成,2/2拍子,速度稍快,其结构为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A段由两个乐句构成,这两个乐句均包含两个乐节。其中,两个第一乐句的旋律是严格的重复,而第二乐句则是变化重复,即:句尾有所变化。这部分旋律采用自然小调写成,亲切而甜美。在两个乐句的第一乐节中,使用了下滑音作装饰的八度大跳,它与歌词语言的音调十分贴切,因而增强了口语化的色彩,唱起来很容易上口。B段为二声部合唱,音区向上移动,写法与A段相同,只是改用了和声小调式,并较多地使用了同音重复。这一方面是为了与A段成对比;另一方面是为了把情绪推像高潮,特别是两个声部间基本上都使用三度、四度、五度和声乐程彼此配合,这就形成了一种丰满、和谐的和声效果。因此,这个乐段具有热情洋溢、充满希望的艺术表现特点。完全再现的A段,使首尾相顾,取得完整、统一的效果。教学准备:1、电子琴2、歌谱3、录音机教学方法:听唱法等课型:唱歌课教学课时:一课时5教学过程:一、导入并揭示课题学唱《歌声与微笑》二、教学新歌1、初听歌曲范唱录音,感受作品欢快活泼的情绪。2、复听歌曲,感受歌曲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