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XX市XX城XX路南半幅16m宽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道路部分)1、工程概况1.1工程规模、建设范围XX市XX城XX路按照XX城城区路网规划总体要求,道路红线宽度控制为40米,道路区域为填海区,填海造城一期工程海堤填筑刚合拢,现在已形成16m宽的道路路胚,原路基范围内未进行地基处理,直接吹沙填筑,高度有4m~5m左右。为了加快XX城内部城区建设,根据建设单位要求,XX路近期先实施16m,远期按照40m道路红线宽度修建。本次设计XX市XX城XX路南半幅16m宽道路工程起点位于XX市XX路与XX路交叉口处(K0+30.234),道路沿海堤前进,终点位于XX桥(K4+578.114),本次修建长度全长4.547公里。2工程自然条件情况1.2.1地形地貌本线路位于XX市将新建的XX城城区内,道路总体走向为由东向西方向。XX市XX城将在围海填筑基础上形成城市,现已完成海堤填筑,整个地形比较平缓。1.2.2水文条件本工程沿线无大河流,路线受海洋潮汐影响较大。1.2.3工程地质本工程沿线地质主要是填海区,而且是在刚填筑的堤坝上,工程地质条件较好,主要是刚完成堤坝填筑,路基不够稳定,沉降影响较大。1.4设计内容及文件组成根据签定的设计合同,我院承担该项目的设计内容为:道路、排水、管线综合等。2、设计依据2.1设计依据2.1.1道路设计合同2.1.2建设单位提供XX市XX城海堤填筑施工图2.1.3XX市XX城区域路网规划――总平面图2.2采用规范2.2.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2.2.2《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97)2.2.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D30-2004)2.2.4《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44-91)2.2.5《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2.2.6《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3、道路工程设计3.1设计原则3.1.1服从现状区内现状用地规划,满足各条道路规划红线的要求,保证道路实现其交通、景观、艺术功能,维护区内规划布局的合理性、完整性、可持续性。3.1.2遵从功能合理、结构安全、经济实用的原则。3.1.3根据地形与地块功能分区,道路竖向设计与周边地块开发有机结合。3.2主要设计标准3.2.1道路等级:城市Ⅱ级主干道3.2.2设计年限:路面结构一期采用沥青路面,设计年限为8年。3.2.3荷载等级:标准轴载BZZ-100。3.2.4设计行车速度:50Km/h3.2.5地震烈度:地震烈度为6度。3.2.6道路技术标准:项目设计值规范值50km/h圆曲线最小半径(m)-100缓和曲线最小长度(m)-45平曲线最小长度(m)-85圆曲线最小长度(m)-40最大纵坡(%)0.611%7%最短坡长(m)180140最小竖曲线半径(m)60001050转弯计算速度(KM/h)2525交叉口缘石最小转弯半径(m)2020-253.3平面设计本次道路平面设计按照控制性规划进行道路路线定位,各道路参数指标均符合《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的要求。3.4纵断面设计在本次道路纵断面设计,考虑道路与XX公路、省道201XX城海堤至XX海堤连接线衔接,还有XX桥和XX桥目前桥面标高确定,尽量与沿线相交规划道路标高协调,道路最小纵坡按0.3%控制,各项指标均符合《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的要求。3.5横断面设计远期规划路幅宽度为40米。具体路幅分配为:40.0m=3.0m(人行道)+3.5m(慢车道)+2.5m(快慢分割带)+8.0m(行车道)+6.0m(中央分割带)+8.0m(行车道)+2.5m(快慢分割带)+3.5m(慢车道)+3.0m(人行道);本次修建南半幅为16米。具体路幅为:16.0m=3.0m(人行道)+5.0m(行车道)+1.0m(中央分隔带)+5.0m(行车道)+2.0m(土路肩)3.6路基设计道路沿线的边坡处理与现状海堤堤坝功能相结合。考虑到道路右侧边坡已砌石防护,左侧将要绿化景观设计防护,本次道路设计不考虑边坡支护等处理。3.7路面设计考虑到该路基础均为填海滩涂地基,存在较大的工后沉降,因此路面施工分两期实施。近期行车道路面结构为:2cm沥青表面处治+6cm沥青贯入式路面+22cm5%水泥稳定碎石层+30cm填隙碎石垫层。远期行车道路面结构为:4cmAC-16-I中粒式沥青砼+6cmAC-25-I粗粒式沥青砼+已实施路面结构。人行道结构为:25cm×25cm×5cm彩色砼方格板+10cm5%水泥稳定碎石层4、施工要点4.1路基施工要点4.1.1路基土质路基填土经压实后,不得有松散、软弹、翻浆及表面不平整现象。土、石路床必须用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