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50.ppt
上传人:你的****书屋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4.9MB 金币:8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植物生理学50.ppt

植物生理学5.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8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源-库理论第一节、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2、胞间运输:包括细胞之间短距离的质外体、共质体以及质外体与共质体间的交替运输①质外体运输:扩散作用②共质体运输:胞间连丝③共质体与质外体间的运输:物质进出质膜的运输A、顺浓度梯度的被动运输B、逆浓度梯度的主动运输C、以小囊泡方式进出质膜共质体与质外体交替运输:转移细胞转移细胞的特点①细胞壁内突生长,形成许多皱折,扩大了质膜的表面积;②原生质丰富,ATP酶多,线粒体多,为跨膜运输提供足够的能量;③囊泡运动转移细胞存在于茎叶的维管组织、生殖器官及特化器官(排水孔、根瘤、蜜腺、盐腺)短距离运输:(二)长距离运输——输导组织运输2、韧皮部的组成﹡二、有机物运输的方向三、有机物运输的形式蚜虫吻剌四、有机物运输的速率和速度2.有机物运输的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所运送物质的总质量.比集转运速率(SMTR)单位时间内单位韧皮部或筛管横截面积被运输的干物质量.转移的干物质的量韧皮部(筛管)的横截面积×时间﹡△第二节、有机物运输的机理一、韧皮部的装载(一)装载区域的结构源端成熟叶片的小叶脉中伴胞的类型:(1)普通伴胞(2)转移细胞(3)中间细胞中间细胞(二)质外体途径证据:分子生物学的实验结果用免疫学技术定位H+—ATP酶,发现它存在于伴胞的质膜(拟南芥)和传递细胞中(蚕豆)。在传递细胞中,H+—ATP酶主要集中在质膜面向维管束鞘和韧皮部薄壁细胞的折叠处。在拟南芥中已经克隆得到一种蔗糖—质子共运输体SUC2,这个载体在伴胞的定位与H+-ATPase在伴胞的分布有关.有时,H+—ATP酶和蔗糖—质子共运输体共同存在于筛管质膜上。(三)共质体途径有一些植物的光合同化物韧皮部装载是多途径的,既有质外体途径,也有共质体途径。例如:西葫芦,它的叶片支脉的伴胞既有中间细胞,也有普通型的伴胞,推测前者装载蔗糖是通过共质体途径,而后者则是通过质外体途径。韧皮部装载的形式与植物种类、发育阶段和气候有关。乔木、灌木或攀缘植物等,它们的韧皮部装载以共质体方式进行。而豆科、菊科、十字花科、紫草科、禾本科植物的韧皮部装载主要以质外体方式进行。一般而言,韧皮部和周围细胞间有丰富胞间连丝的植物大多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而胞间连丝极少的植物大多生长在温带和气候干旱的区域。当然,也有中间类型和例外的情况。二、有机物在筛管中长距离运输的动力生产细胞:成熟叶细胞光合作用不断产生溶质,维持低渗透势。﹡2、实验证据:③有机物在不同高度的浓度④计算出维持集流所需的压力差为0.12-0.46MPa.实际测出的源库间压力差0.41MPa,足以推动筛管集流的运行.⑤同位素实验表明,在单一的筛管中,同化物运输是单向的.⑥源端装载和库端卸出能被呼吸抑制剂抑制,长距离运输受呼吸抑制剂的影响不大.(二)、收缩蛋白学说实验依据:某些植物维管组织有收缩蛋白。测定发现维管组织周围薄壁细胞的呼吸速率很强,可为运输提供能量。如果用呼吸抑制剂或低温处理,有机物的运输停止其它学说:细胞质泵动学说、电渗学说同化物在韧皮部运输的动力可能不止一种,而是几种。以上所讲各种机制可能都对有机物运输起着共同的作用。三、韧皮部卸出(二)质外体途径:蔗糖从SE-CC通过扩散被动地或在运输载体的帮助下主动地卸出到质外体,再由质外体进入库组织质外体卸出可分为两种类型:糖从质外体进入库细胞是由载体介导的消耗能量的糖-H+共运输。卸出的途径和机制因植物和器官而有所不同,也会随发育阶段和生理状态变化。第三节、有机物的分配3流:光合产物从源到库的运输过程二源、库、流的相互关系(2)库对源可发挥“动员”和“征调”作用,迫使其内含物向库转移一般情况,有机物是从浓度高处向低处流动;但灌浆期,有机物逆浓度梯度运向籽粒,这种作用叫征调或动员。3.源、库各自具有调节能力4.源、库对流的影响三、有机物分配的规律小麦不同生育期同化物运输分配方向:成熟期麦穗几乎成了唯一分配方向(生长中心)②就近供应大豆和蚕豆开花结荚时叶片同化产物主要供给本节的花荚③同侧运输(二)影响有机物分配的内在因素四、有机物的再分配第四节、外界条件对有机物运输与分配的影响低温抑制运输:A.低温降低呼吸速率,提供的能量少B.低温增加筛管汁液的粘度高温阻碍运输:A.叶片呼吸过强,消耗养分过多,可供运输的物质减少B.高温时筛管内很快形成胼胝质,堵塞筛孔2.温度除了影响运输的快慢,也影响运输的方向有机物向温度较高的方向运输较多一点3.温度对同化物分配的影响主要通过影响源或库器官的代谢活性而实现4.昼夜温差对有机物的运输分配有显著的影响夜温较高,昼夜温差小,有机物向子粒分配降低;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果实、种子有机物的累积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