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MERGEFORMAT26安徽省工业经济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安徽省工业经济”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为加快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增强工业对全省经济的支撑力和带动力,促进我省工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一、”十五”发展回顾”十五”以来,我省工业按照”调整、改革、管理、后劲”的工作要求,努力适应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及内外环境的变化,取得了总量快速扩张,结构不断优化,效益大幅提升,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的良好局面。规模不断壮大,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突出。截至底,全省工业企业单位5.14万户,全部工业增加值1818亿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2.6%,高于全省GDP年均增速2.1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5277户,资产总额5067亿元,比底增长70.2%;实现销售收入4523亿元、增加值1484亿元、利润218亿元,”十五”期间年均分别增长21.8%、23.9%和42.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为27.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4.8%,拉动经济增长5.3百分点。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优势行业占据主导地位。,黑色金属冶炼、电气机械、电力、交通运输设备等10个行业占全省工业经济总量的77.8%,其中,钢铁、有色、水泥、石化等原材料产业的传统优势进一步增强,煤炭从以采掘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向煤电化一体化方向快速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全面提速,燃料乙醇、生物乙烯等生物质产业初具规模,以汽车、工程机械、电器设备等为主的装备制造业发展迅猛,安徽汽车已成为国家自主品牌汽车的重要力量,家用电器经过招商引资和扩能改造,继续保持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大企业集团迅速崛起,行业标杆作用显现。,全省大型工业企业达到61户,中型工业企业达到564户,大中型工业企业数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11.8%,工业增加值、资产规模、产品销售收入和利润分别占76.1%、78.7%、74.1%和86.5%。有8户工业企业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其中马钢销售收入突破300亿元。10户企业进入中国企业500强,占中部6省的1/5。技术进步成果丰硕,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十五”期间,全省累计完成工业投资2640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32.9%。奇瑞汽车及发动机、海螺水泥、马钢薄板、丰原农产品加工、江汽商务车、铜陵有色电解铜、华菱重卡等一批重大项目竣工投产。,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研活动费用支出95亿元,占全省科研活动费用支出总额的74.4%;拥有科研机构530个,占全省科研机构总数的57.8%。新产品产值491亿元,比增长1.37倍;工业新品率(新产品产值占产值比重)达10.8%。涌现了以奇瑞等为代表的一批依靠自主创新做大做强的企业。国有企业改革成效明显,非公有制经济增长较快。截至底,409户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完成公司制改革的有329户;45户国有及国有控股大型骨干企业中,实施公司制改革的占77.8%。经过各种形式改制、改组的国有中小型工业企业近900户,国有中小型企业退出率达到80%以上。企业重组200余起,盘活存量资产200多亿元。全省非公有制工业企业3221户,完成工业总产值1458.5亿元,比分别增长了4.11倍和5.02倍。对外开放水平大幅提高,外向型经济取得成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三资企业达到496户,实现工业增加值234亿元,与相比,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分别由6.8%提高到9.4%、11.0%提高到15.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320亿元,比增长1.08倍。外向型企业847户,实现销售产值195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3.7%,其中产品全部出口的有210户,比增加近1倍。机电产品、纺织服装年出口总额超过10亿美元。马钢、奇瑞、丰原、铜陵有色、江汽等骨干企业”走出去”战略取得成效。我省工业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仍存在着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一是总量偏小。,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仅为2.3%,全国排名第16位,继续维持在”九五”末的水平;工业化率仅为33.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工业经济发展不足,工业整体水平不高,是影响我省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原因。二是结构不尽合理。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偏少,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不大。传统产业急需改造升级,特色产业尚待进一步培育。非公有制企业、中小企业发展滞后。除少数大企业外,我省工业技术装备水平总体上落后,技术创新能力较弱。高加工度、高附加值产品比重较低。三是增长方式粗放。,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耗标煤3.13吨,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1.8%;全部工业万元增加值耗水369立方米,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18倍;工业重复用水率59.7%,比全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