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滨州市“十一五”银行业发展规划纲要为贯彻实施市委、市政府做大做强滨州市金融业的战略部署,抓住全市经济加快发展的历史新机遇,提升银行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更好地支持全市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根据全省和滨州市经济发展战略,制订本规划。一、“十五”期间滨州市银行业发展成就显著(一)金融机构发展迅速,银行组织体系基本形成。目前,滨州市初步建立了由人民银行宏观调控,银监分局监督管理,以农业发展银行,工、农、中、建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为主体的银行组织体系。2005年末,全市共有银行类经营性机构530家,3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滨州市设立了客户服务部。(二)银行资金实力不断壮大,经营效益快速增长。滨州市银行业务迅猛发展,银行业资金实力不断增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2005年末,全市存款余额达到406亿元,是2000年存款余额的2.3倍;贷款余额352亿元,比2000年末增加208亿元。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其他业务也有较大幅度增长。2005年全市银行业实现赢利7.55亿元,较2000年增盈10.8亿元。(三)产品创新力度加大,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滨州市各银行机构不断增强服务意识,积极创新服务领域和服务品种,业务产品不断扩展,已从传统的存、贷、汇发展到票据承兑及贴现、回购、大额可转让存单、国债交易以及资产托管等领域。此外,金融网络化、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快速进展,服务便捷性显著增强,较好的满足了社会各界对银行的服务需求。(四)银行运行环境明显改善,风险防范能力不断增强。深入开展金融安全区创建和“诚信滨州”建设活动,社会各界的诚信意识明显增强。各银行机构加强内部管理,以制度建设促风险防范。各级政府和监管部门坚持依法监管和在发展中化解风险的原则,采取多种措施,整顿金融市场秩序,成功处置和化解了原城信社中心社等机构的各类风险,严厉打击各种违规行为,稳定了金融秩序,促进了银行业的健康稳健运行。(五)银行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显著提高。2000年至2005年,各类银行机构贷款余额增长2.45倍,从2002年开始连续召开了四届银企洽谈会,到位资金达620亿元,为全市经济快速增长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另外,滨州市银行业积极调整信贷投向,优化信贷结构,突出支持了骨干企业、基础设施、“三农”经济、外经外贸、高新技术等滨州市经济发展重点领域,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二、滨州市银行业发展环境分析“十一五”期间,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优化,政策、法制、人文等外部环境的逐步改善,以及金融业自身改革开放的深化,滨州市银行业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一是经济发展已经取得的成就为银行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全市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健康发展势头,“十五”期间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5%,2005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66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增长37.4%。近几年来,全市上下团结一心,干事创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坚实的经济基础和强劲的增长优势派生出旺盛的金融需求,为银行业的发展营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二是未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将为银行业的发展提供新的空间。“十一五”期间,滨州市提出了打造十大产业链的发展思路,全市经济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到2010年将达到全省中等发展水平,生产总值将达到1400亿元。在此期间,企业融资方式将逐步走向完全的市场化,居民对金融服务需求的广度和深度将大大提高,从而促进金融市场结构更趋完善,规模迅速扩大。三是诚信滨州、平安滨州建设将为银行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打造“系统九州”的战略部署,全市上下积极致力于金融安全和诚信滨州建设,各级、各部门在化解风险和推进改革过程中,也给予银行业大量的政策支持。通过深入推进诚信滨州、平安滨州、金融安全区建设、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以及打击逃废金融债务、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等工作,社会信用氛围得到更好的改善,营造了有利于银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经济和社会环境。四是银行业的改革和开放将为银行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机遇。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和农信社管理体制改革将进一步提高我国银行体系的经营管理水平。按照加入世贸组织协议,“十一五”期间将全面开放金融业,这既是对金融业的挑战,也是加快发展的机遇。银行竞争的加剧,也有利于进一步加快滨州市银行业人才、产品和技术的全面提高。滨州市银行业发展面临广阔前景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差距和不足。一是整体实力不强,竞争力不足。滨州市银行业总体规模偏小,产业化发展程度低,金融资源相对不足,2005年末滨州存、贷款总量占全省的2.5%左右,排名全省第13位,与发达地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二是银行资产质量不高,潜在的风险仍然较大。2005年末,全市不良贷款余额为40亿元,占比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