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最适合打印的版本】.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6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生活与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最适合打印的版本】.doc

《生活与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最适合打印的版本】.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China5i0《生活与哲学》原理及方法论【辩证唯物论】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2.意识能动作用[原理](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以认识之物。(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1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方法论]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2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方法论]1一方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另一方面,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4.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1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2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3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方法论]1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2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5.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1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2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方法论]1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2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认识论]6.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意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能指导人们提出实践活动的正确方案,因而对于人们的实践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方法论]首先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7.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方法论]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8.真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1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2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的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方法论]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唯物辩证法】[联系观]9.联系的普遍性[原理]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方法论]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又要看到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10.联系的客观性[原理]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方法论]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11.联系的多样性[原理]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