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源氮磷流失生态拦截系统工程建设专项规划暨实施方案.pdf
上传人:13****51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3.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面源氮磷流失生态拦截系统工程建设专项规划暨实施方案.pdf

面源氮磷流失生态拦截系统工程建设专项规划暨实施方案.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面源氮磷流失生态拦截系统工程建设专项规划暨实施方案第一章项目规划背景一、太湖流域自然经济条件1、自然条件太湖古称震泽,位于长江三角洲南部,地处江南水网中心,是我国东部近海区域最大湖泊,也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太湖属于平原水网区的大型浅水湖泊,湖面面积2000多平方公里,湖岸线长达400km,平均水深只有1.89米,水位比较稳定,蓄水量44.28亿立方米,是一个天然的巨大水库,不仅对全流域灌溉有很大作用,而且对流域城乡供水和航运有重要作用。自古以来,太湖号称“三万六千顷,周围八百里”,有“太湖天下秀”之美誉,以优美的湖光山色和灿烂的人文景观闻名中外,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2、地理地貌太湖流域西高东低,东部为太湖平原,是全流域的主体,面积约占流域总面积的80%,西侧为山地丘陵,约占总面积的20%。太湖平原范围广阔,地势低平,周高中低成碟形,太湖居中,其周围有众多湖泊分布,东北有阳澄湖群,东有淀泖湖群,南为菱湖湖群,西是洮滆湖群。太湖不仅位于全流域的中心,而且是全流域的水利中枢。太湖西南部上游来水,主要有来自浙江天目山脉的东、西苕溪和来自苏皖界山和茅山山脉的荆溪。东、西苕溪在湖州汇合后,主流由长兜港、小梅口注入太湖,其余分散由吴兴、长兴“七十二溇港”入太湖,另有一部分通过塘水路直接东泄。荆溪正流由宜兴大浦口注入太湖,洮湖、滆湖地区来水则由宜兴百渎流入太湖,另有一部分经京杭大运河直接东泄。吴兴、长兴沿湖诸溇港和宜兴百渎均有横塘连接,水量可以互相调节。太湖东北面出水也有上百条溇港,其中主要的有梁溪口、沙墩口、胥口、鲇鱼口、瓜泾口、南厍等,越过京杭大运河入阳澄、淀泖湖群,再通过黄浦江、吴淞江和太仓、常熟间众多港浦入长江、入海。京杭大运河纵贯太湖北、东、南三面,沟通了众多东西向的排水河道,起着相互调节的作用。3、行政区划太湖流域行政区划分属江苏、浙江、上海、安徽三省一市,总面积约3.69万平方公里。江苏省太湖流域位于北纬31°09′—32,°东经2′119°08—120°37,′长江三角洲中部,江苏省南部,东临上海,南接浙江,东依长江,范围包括苏州市、无锡市和常州市及镇江丹阳市,面积19399平方公里,占流域总面积52.6%。4、社会经济太湖流域自然条件优越,平原气候温和湿润,水网稠密,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三大桑蚕基地之一,也是我国重点淡水渔业基地,全区淡水鱼产量约占全国的10%,素以“鱼米之乡”而闻名。多年来,太湖丰富的水资源为流域内人民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对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流域内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工业密集,以不到全国0.4%的国土面积创造着约占全国1/8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GDP是全国平均水平3.5倍,城镇化比率达到70%,是长江三角洲核心地区,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二、太湖流域农业基本情况1、农业生产情况据统计,2006年,江苏省太湖流域耕地总面积约为1000万亩,水稻、小麦、蔬菜和油菜是太湖流域种植的主要农作物。太湖流域1995年、2000年、2005年主要农作物种植总面积分别为1934万亩、1699万亩、1233万亩,2005年比1995年下降了701万亩,下降36.2%;其中水稻面积分别为872万亩、774万亩、486万亩,2005年水稻面积比1995年下降了386万亩,下降44.3%。2006年蔬菜面积225万亩,比1995年增加48.6%。太湖地区属典型的农区畜牧业,畜禽生产以耗粮型猪禽为主,食草型牛羊为辅,集约化生产水平相对较高,肉蛋奶产量亦较为丰富。太湖流域畜禽养殖呈现两个特点:一是生猪养殖呈下降趋势,家禽、奶牛养殖呈上升态势。二是畜禽规模养殖快速发展。2006年,太湖流域共有规模畜禽养殖场(户)10665个,其中大型养殖场548个。据调查,2006年,环太湖一级保护区现有耕地54.1万亩,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61.3万亩,其中水稻面积26.8万亩。环太湖五公里范围内有规模养殖场(户)约760个,其中生猪536个,存栏10.7万头;家禽130个,存栏214.6万只;奶牛74个,存栏0.37万头。园地面积23.4万亩,林地面积43.6万亩,村庄绿化率约为25-30%。2、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太湖湖体富营养化严重,除了工业污染、城镇和乡村生活污染外,农业面源污染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太湖湖体的富营养化。我省太湖流域河道纵横,水网密布,因此河流水网和湖泊成了生产、生活排污和纳污的主要场所。太湖流域内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