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小学六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pdf
上传人:13****51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2.9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宿迁市小学六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pdf

宿迁市小学六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宿迁市小学六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1.看拼音写词语,注意把字写正确、写规范。wéikǒngyánjùnpáihuáidānge(()()())wànxiànggēngxīnjiànwēizhīzhù(())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嫉.妒(jí)茅塞.顿开(sè)供不应.求(yīng)浑身解.数(jiè)B.揣.测(chuǎi)千载.难逢(zǎi)挑剔.(tī)咀嚼.(jué)C.似.的(shì)囫.囵吞枣(hú)埋.怨(mái)鲜.为人知(xiǎn)D.吮.吸(yǔn)悄.无声息(qiāo)翘.首(qiáo)倾.听(qīng)3.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嗔怪赎罪济济一堂重蹈覆澈B.晨曦惆怅根深蒂固吹毛求疵C.忏悔跻身挠勇善战相形见拙D.伫立恬静忧心冲冲恪尽职守4.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B.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C.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流声也时时变换调子。D.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创建良好的班集体,班干部要虚心接受、广泛征求同学们的建议。B.他的学习成绩不仅在班里名列前茅,而且在全校拔尖。C.雾霾天气危害巨大,因此治理雾霾不仅是大家的事,更是政府的事。D.老师要求我们的校刊中应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加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6.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至于赵六得的一个宝葫芦——那是掘地掘出来的。(表示解释说明)B.假如我有这么一个——“那可就省心了。”(表示意思的递进)C.于是奶奶又讲了一个——又是宝葫芦的故事。(表示声音的延长)D.小人鱼向东方凝望,等待着晨曦的出现——她知道,随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自己就会死去。(表示意思的转折)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爸爸今年四十岁,已到而立之年了。B.“他把两眼睁的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运用的描写方法是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C.《他像一棵挺脱的树》选自《骆驼祥子》,作者老舍。D.《祖父的园子》一文描写了园子中的景物,回忆了“我”和祖父在园子中的活动,表达了“我”对祖父的依恋和对童年园子中生活的怀念。8.排列句子。()①其中最大的一个就要在今晚皎洁的月光下开放了。②我夹在人群中,盯着花朵,觉得里面充满了奥秘。③这盆昙花大约有30多片既长且宽,碧绿的叶子。④许多人聚集在昙花周围,等待它的开放。⑤那是一个皓月当空的夜晚。⑥在叶子的边缘,长了四个花骨朵。A.⑤⑥③②①④B.⑥⑤②④①③C.⑤④③⑥①②D.⑤②③⑥①④9.按要求写句子。(1)例: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这是一个______句,我来写一句:_________________(2)例: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这是一个______句,我也会写:___________________10.运用学过的古诗文、名言警句填空。(1)、“咏物诗”往往立意深远,表情达意含蓄。李贺的《马诗》中,诗句“何当_______,快走___________”饱含作者渴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悲叹。____________在《石灰吟》中,通过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自己为人清白、坚贞不屈的高尚品质。我还读过这样的咏物诗《__________》。(2)、“春”一直以来是诗人笔下描绘的对象:唐代的韩愈看到京城的春雨和绿草,写下了“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对于悄然无声、默默奉献的春雨,杜甫则发出了“_______________,润物细无声”的赞叹;而王观则在“若到江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寄托对好友的美好祝愿。(3)、中秋佳节,遥望天上的月亮,唐朝诗人王建的“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__”这句诗让我们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我还知道类似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如今生活条件好了,我们也不能铺张浪费,有句古话说得好:“常将有日思无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5)、“青出于蓝”是一个成语,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这个成语出自《荀子》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6)、《学弈》中描写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