铆焊件加工技术操作规程2(B标准).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铆焊件加工技术操作规程2(B标准).doc

铆焊件加工技术操作规程2(B标准).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铆钉直径22.5.33.5456810121416182022242730钉孔精装配2.12.63.13.64.15.26.28.210.312.414.516.5直径粗装配2.22.73.43.94.55.56.5835111315171921.523.525.528.532铆焊件加工技术操作规程2(B标准)4.2.3.1热铆时钉孔直径应比钉杆直径略大。钉孔的直径标准见表2。4.2.3.2冷铆的钉孔与钉杆直径接近。钻头直径应比铆钉直径大0.5—1mm。4.2.3.3多层板紧固铆接,钻孔直径按标准孔减小1—2mm,以备弯曲成形后绞孔修正。4.2.4筒形件在弯曲前钻孔,孔径比标准孔小1—2mm,以备弯曲成形后绞孔修正。4.2.5绞孔时必须选好绞削用量和冷却液,且工件要夹正,夹紧力适当,手绞时两手两力要均匀,防止缺陷。4.2.6攻丝时工件装夹要正确,为提高精度可经常加润滑液。4.2.7对于装配孔的加工按工艺要求。4.2.7对于装配孔的加工按工艺要求。4.3焊接坡口加工4.3.1根据工艺文件详细了解坡口的形式,加工要求。4.3.2坡口的加工方法按工艺要求,或根据坡口精度要求,加工条件选定。4.3.2.1风铲加工,风铲头切削角度以50o左右为宜,铲头要适当润滑。4.3.2.2刨边机加工,须先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并给规定部位加润滑油。凡创边工作需预留2—4mm的余量。4.3.2.3气割坡口执行有关气割的操作规程。4.3.2.4碳弧气刨加工坡口应尽可能顺风向,刨削结束应先断弧,过几秒钟后关闭气阀。4.4矫正4.4.1矫正前准备4.4.1.1检查要矫正的工件,对照图纸详细了解工件变形的程度、变形类型,并分析变形的原因,同时考虑好矫正的方法。4.4.1.2清除工件上的毛剌、氧化皮、飞溅等,并检查是否有裂纹。4.4.1.3手工矫正应准备好平台,必要的工具、量具及简单机具。用锤必须检查锤把与锤头是否牢固。4.4.1.4利用机器矫正,应先调试好机器使之正常工作。4.4.1.5采用火焰矫正,应准备好加热源。4.4.2矫正操作4.4.2.1薄板和小规格的型钢结构可用手工矫正法,厚板和大规格的型钢要结合机械矫正法和火焰矫正法。4.4.2.2矫正要根据材料的规格、变形类型、变形程度确定,具有复杂变形的工件,要注意矫正顺序。一般先矫复杂变形,后矫简单变形。4.4.2.3手工矫正工件时,锤痕深度不得超过0.5mm。对重要件大锤不能直接击在钢板上,应在工件上垫平锤后锤击。4.4.2.4几个人同时用大锤矫正一块板料,必须听从主锤的指挥,不许抢锤、弃锤。4.4.2.5滚析机矫正析材,先要视变形情况调整轴辊间隙,且板材必须与辊子同步移动,不允许打滑。4.4.2.6压力机矫正工件要考虑回弹情况,矫正时要反复试验,视矫正效果调整施加压力的大小。4.4.2.7型钢应尽量用丝杆顶压的方法矫正。4.4.2.8火焰矫正要注意材质,防止淬裂。一般加热温度为700—800oC,在200—500oC蓝脆区禁止打击。4.4.2.9火焰矫正要选择正确的加热位置和加热方式。a、若第一次加热矫正未能成功,可进行第二加热,但加热位置应与前次错开,加热点不复重复。b、点状加热时点的大小根据板厚确,点与点之间的距离一般为50—100mm。c、线状加热的宽度一般为钢板厚度的0.5—2倍左右。此法常用于变形圈大的结构。d、三角加热用于刚性较大的构件弯曲变形矫正。4.4.2.10水火矫正,用于8mm以下的钢板矫正,水与火的距离随钢材厚度的增大而增加,一般不超过30mm。对40mm厚以上的工件火焰矫正不能用水冷却。4.4.2.11矫正时必须随时检查矫正效果。4.4.3工件矫正后经检查达到要求的工件,应妥善放置,不准随意扔掷。